iānyín第18节 几点概括的观察
在前几章内,作者致力于搜集目击者所提供的直接叙述,以及若干通讯社和报纸的记录,尤其是目击者所提供的直接叙述,构成本书的主体。作者根据这些材料以及过去三十年间在远东的个人经验,在这最后一章内,表示几点概括的观察。
关于日军侵略中国,占领扬子江三角地带,以及最后占领南京的种种暴行,全世界的报纸都以显眼的地位登载。不过,关于jiānyín掳掠残虐野蛮种种暴行的报告,是否能够从最可靠方面,获得目击者的直接叙述,来源确鉴的照片和正式的文件加以证实,这是一般人所yù提出的问题。
本书的正文及其附录,包罗种种暴行的具体材料和凭据,因此,本书出版以后,所有怀疑皆可一扫而空了。
但列入本书的许多材料和凭据,仅足以代表日军侵华整个暴行的横断面。为了篇幅上的关系,许多宝贵的材料,作者不得不忍痛割爱。所以读者须明白记取,本书内所搜集的材料,其范围仅限于若干较大的城市,且有中立的外国人身历其境。在被占领的整个农村区域内,发生同样情形,直接影响着占全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这情形也“罄竹难书”。此外,对于日军如何以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来破坏中国的工业,摧残文化机关和医院,焚毁一般的产业(从贫陋的草棚到华丽的巨厦)种种暴行,本书很少提及,这些大多数是被占领以后所发生的情形。
日本当局仅空洞表示那些报告未免言过其实,对于日军在南京和各处的暴行,并未严加否认。良善的日本人曾在非常秘密的机会中,承认那些报告的真实xìng,深感惭愧。日本官方则似乎以下列两种理由,为自身辩护:第一,这些是单独的偶然事件;第二,在别的战争中发生同样的事态。据日方在上海刊行的宣传小册子“中日战争的老实话”表示:“即使承认日军确有若干暴行,承认日军和外侨间确曾发生某种偶然事件,这些暴行和偶然事件所牵涉到的士兵,和在中国作战的全体日军比较起来,仅占百分之零点一,或百分之零点五,至多是百分之一。即使承认百分之一的最高比率,鉴于日本军队之多,难道这就算大规模的不良行为吗?任何公正的人士都将予以否定的答复。”
这一种强辩,很像一个撒了谎的人,以“这不过是一次小谎”的理由,为自己掩饰。鉴于确鉴有据的报告之多,可以断定造成暴行的日本兵,占日本在华军队总额的比率,远在百分之一以上,至少当在四千人到五千人之间。假使英国或美国的军事当局发觉其部下四五千人滥施烧杀yín掠,一如前几章所述,必大为不安。假使他们知道许多暴行的发生,曾受军官的指挥监督,这不安的心理必更为增强。
如果仍以为前几章所述日军的普遍暴行,仅代表例外,非代表常规,因此对于战争的恐怖和军队的残暴成xìng,应该熟视无睹,假作痴聋,这就等于否认了正义和道德的根本存在。如果暴行是例外,我们就更易向日方责难,表示我们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如果暴行是常规,我们就更须设法阻止事态的复演。我们目前所需要的,是对于法律道德表示绝对的忠诚,而不附带任何条件,否则忠诚也就不成其为忠诚了。
有人想以“老生常谈”的借口替日方洗刷,表示一切战争均不免产生恐怖的结果。他们似乎忘记了日本在华的行动,尚未经承认为正式的战争,而且受难者主要是非战斗员的平民呵。
日军在华所犯种种暴行,究竟是在胜利的高潮中,士兵失去常态所致呢?还是代表日军当局所采取的有计划的恐怖政策?也许若干读者会发生这样的疑问。据事实推断,后者较为可信。
士兵失去常态的暴行,往往发生于占领一个城市之际,或在疲惫的战争将近结束之时,这些暴行虽仍难加以宽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