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德国大使馆的罗森博士适在我们的办公处,他表示也愿同往。
罗森、雷伯、史波林和史密斯四人同往调查,发现尸体四具,已于今晨由红字会移往附近小丘,准备掩埋,但地上和门上依然血迹斑斑。木门和椅子还在出事地点。出事地点和一池塘相近,离马路约二百码,离驻兵的地方更远。我们在出事地点时,附近并无日本兵。据该处一个乡民告诉我们,已有许多人回去从事耕种,但这一次事件又把他们吓走了。四具尸体用芦席包扎,老年人头发灰白,女人满手是血。
第四二八件二月七日,十二岁的yòu nǚ半夜被jiān污,她是于昨天才和父母重返大方巷家中的。今天她的父亲又把她送回收容所。她的xià tǐ发肿,不能行动。
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曾获得中国当局的完全承认,日本方面仅声称倘难民区内不驻扎军队,则日军不致故意加以袭击。
中国当局撤消难民区内无用的军事机关,固然很迟,在难民区内西南角的一架小型高shèpào,也未经拆除,中国军队于十二月十二日的夜间,还通过难民区。但到了十三日的早晨,他们是完全退出了,难民区内双方军队并未真正接触开火。仅有日军的pào弹九枚,击中难民区的南部,死亡约四十人。因此难民区的发起人,一面预料中国军队的撤退和日本军队的进占,不免产生若干骚扰的事态,一面却希望经过了几天的骚扰后,即使生意不能立刻兴隆,田园不能立刻茂盛,至少正常的秩序当可恢复,难民获得帮助,当可重返旧居,过着平时一样的生活。
国际委员会与日军当局力求迅速认识。十二月十三日下午,日军先锋开入南京时,国际委员会主席即赴汉中路相迎,并向之解释难民区的情形。那一个先锋所携的军用地图上,并未指出难民区。十四日早晨,国际委员会曾向统率占领部队的长官送呈公函一件(第一号),但未予接受,谓此事须与特务机关负责人接洽,十五日中午,负责人原田少将接见国际委员会主席,事后巡视难民区一周,并访问难民区国际委员会总办公处。
第一号文件(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国际委员会致日军当局公函):
径启者:贵军对于难民区,未加轰击,不胜感戴。敝委员会兹将今后如何保护难民区内中国平民的计划,提出与贵司令讨论之。
敝委员会已负责将南京难民收容于区内各房屋,已存储若干米粮,暂时维持难民生活,并已行使区内的警察权。
敝委员会兹恳请贵司令俯允下列数端:
一难民区各入口处,均派卫兵一人驻守;
二敝委员会得行使区内的警察权,所有平民警察仅携手qiāng;
三敝委员会得出售米粮,设立施粥厂,并得向难民区外的米栈两处,自由装米;
四在难民未能回家前,敝委员会得继续进行目前的收容事宜(实则无家可归的难民,已不在少数);
五敝委员会得与贵司令合作,恢复电话电灯自来水等。
昨天下午,一部分中国兵被包围于城北,其中数人奔赴敝处,吁请在人道的立场上,拯救他们的xìng命。敝处曾派员访问贵司令部,但行至汉中路即为贵军所阻,未能前进。敝处当将中国兵解除武装,纳入收容所。敬希贵司令动恻隐之心,使他们重过平民生活,以遂所愿。
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其主席为美国人梅奇牧师,现管理设立外jiāo部、铁道部及军政部内的伤兵医院,敝委员会拟将所有受伤的中国军民,逼入外jiāo部大厦内。
关于保护本市平民的问题,敝委员会愿以任何方法与贵司令合作。
内附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名单及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名单各一份,敬希查照。主席雷伯(签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