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3/4页)  1937:一名英国记者实录的日军暴行43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及救济工作情形,因迄未离开南京,知之甚详。鄙人兹再加以陈述。

    南京难民二十五万人,因大规模纵火延烧的结果,其中大部分已无家可归。许多人或被绑架,或被杀害,其家属陷入绝境,整个经济生活已告摧毁,小康之家,已成赤贫。

    敝委员会目前有现款十万元,上海方面尚有五万七千元。此项数额,用以救济二十五万难民,实属杯水车薪,微乎其微。且难民不仅需要消极的救济,尤其需要积极的扶助,如安身的房屋以及生活的工具等。各方慷慨解囊,造福难民不浅。为此函恳阁下设法从英国捐款中,拨出一部分,jiāo由敝委员会支配。美国咨询委员会已拨出捐款一部分,希英国方面亦能俯允所请为感。主席雷伯(签字)。

    第二十六号文件(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公函):

    径启者,自去年十二月十四日迄今,敝委员会与贵方讨论食粮问题,赓续未停。最初请求贵方准许装取前政府所指拨的米及面粉,旋又建议另行采办,后者为贵方所拒绝。目前因存货逐渐告罄,不得不重申前请,准予装取前市政府所指拨的米及面粉。兹再将经过事实陈述如下:

    前南京市长马超俊于去年十一月三十日致函敝委员会,允许米三万担,十二月三日函准面粉一万袋,后又面许面粉一万袋。

    十二月二日,敝委员会收到米一万五千袋的出货单一纸,五日,又收到米五千○○九袋的出货单一纸,敝委员会当即装取八千四百七十六袋,并拨jiāo下关收容所六百袋,共计九千○七十六袋,合一万一千三百四十五担。故在日军占领南京时,未及运入难民区的米为一万○九百三十三袋。此外,尚有面粉一万袋未经装取。

    以上食粮确系前南京市政府拨jiāo敝委员会,以供救济难民之用,务希贵方赐函,明白指示,俾便遵循为荷。主席雷伯(签字)。

    第二十七号文件(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八日国际委员会致南京自治委员会公函):

    径启者,敝委员会昨日致函日本大使馆,重申前请,准予装取前南京市市长所指拨的米与面粉,并将该函抄录一份,送jiāo福井先生,据福井先生表示,关于此事,敝处可向贵方jiāo涉,当时敝处并嘱福井先生与军事当局洽商。

    敝处兹特函请贵方,速晤日本军事当局,解决此项问题。

    据过去救济水灾的经验,目前难民不得不依靠施赈为生,至少在三四月后始能自谋生活。敝处现在所存的米粮,只能维持到二月十五日,敝处目前供养难民五万人,下月恐将增加到十万人,故敝处必须准备十个月的食粮。如以五万人计算,十个月需米一万二千袋,如以十万人计算,十个月需米二万五千袋。故敝处所请领的米一万零九百三十三袋,与面粉一万袋,对于今春的难民,实有迫切的需要。

    倘该项食粮能如数领取,敝处愿与贵方合作,分发于难民区内外。事关难民生活,务希鼎力协助为荷。主席雷伯(签字)。

    第二十八号文件(一九三八年一月三十日国际委员会致德使馆罗森公函):

    径启者,承阁下垂询敝委员会目前所处的地位,兹扼要陈述如下:

    一月二十八日午后,日本特务机关负责长官一人,协同自治委员会代表,通知各难民收容所主任,谓已拟定使难民分散到城内各处的种种计划,如保护安全,供给房屋等等。敝委员会闻讯之余,衷心赞助。

    按敝委员会在开始救济工作之初,就希望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持续的紧张局面与难民区内的过度拥挤,使敝委员会以及个人均深感不满。实则敝委员会早就鼓励难民重返故居,并曾通知各收容所的负责人。若干收容所的难民,有几次确因此种努力而减少人数。可是,他们不久又回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