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3 章(第1/4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纪实43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九军第四十二军、第四十军在彭德怀的命令下,不顾一切困难,不畏一切风险,不惜一切代价,向南勇猛前进,力图最大限度地歼又溃逃中的敌人。

    在通往朝鲜南方的各条公路上,拥挤着向南狂逃的联合区军的车辆。而在通往朝鲜南方的所有山间小路上,步行的中医士兵以惊人的速度在前进。不断有联合国军队再次落人被歼灭境地的消息。联合国军的车轮竟不如中国士兵的脚步快,这令全世界颇感惊讶。日本军事史学家认为,"中国士兵创造了战史上罕见的纪录",这是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表现出的"七个不和思议"中的一个。

    所谓"七个不可思议"是:一、中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的目的、动机和规模;二、中国军队是如何侦察的;三、中国军队的伪装、土木作业的能力;四、原始的后勤系统是如何装备和供应部队的;五、中国军队卓越的夜间战斗的本领;六、视死如归的人海战术;七、中国军队在没有机械运输的情况下的机动、追击的速度。

    12月4日深夜,面对联合国军向三八线总退却的形势,máo zé dōng致电彭德怀,电文如下:彭邓朴洪并告高贺:

    大体上可确定平壤敌人正在撤退,其主力似已撤退到平壤到三八线之间,其后卫似尚在平壤以北及东北地区。你们应于明日派一个师或一个师的主力,向平壤前进,相机占领平壤。

    彭德怀当即命令以三个师的兵力威胁平壤,并且明确由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占领平壤。

    联合国军的确是要放弃平壤了。

    中国军队在朝鲜中部的追击速度之快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平壤的两侧地区已经出现了中国军队移动的踪影。平壤获得的消息说,中国军队投入了新的精锐部队,情报人员甚至说他们看见至少有两支骑蒙古马的中国骑兵部队正向平壤奔袭,并且这两个师的中国士兵是刚投入战争的部队,因为他们都"穿着新的黄色的棉衣"。联合国军开始对平壤进行大规模的破坏,zhà毁一切军事设施和工业设施的同时,开始尽可能彻底的掠夺,其中包括可以运走的一切民用物资,甚至包括金日成图书馆里的图书。

    在联合国军的裹挟下,大批难民混杂在撤退的联合国军士兵当中,形成大规模的难民潮水。史料记载的撤退军民总人数为300万,而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北朝鲜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白善烨是平壤人,彻底毁灭平壤的bàozhà声"令他受到了无可比拟的失望感的折磨"。

    12月5目一早,北京的广播电台广播了一条新闻,新闻在详细叙述了朝鲜战场的形势之后说:……东西两线的敌军,恐慌万状,急于逃命。平壤城内之敌,正在罪恶地屠杀人民,焚毁物资及该城的发电设备,大火弥漫平壤城。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正向平壤方向攻进中。

    这篇新闻稿是máo zé dōng亲自撰写的。

    中国军队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六团的一个营,在副反长李德功的率领下,不顾敌人在道路上为飞机轰zhà设置的目标火堆和猛烈的pào火阻击,于12月6日上午冲进了平壤市区。

    平壤的美军和联合国军大部分已撤到大同江南岸去了,大了阻止敌人zhà毁大同江桥,李德功命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向江边前进,但是他们还没有到达,远远地听见了大同江上的一声巨响。三四六团的主力跟了上来,中国军队占领大同江桥头堡的时间是12月6日上午10时30分。

    中国军队立即执行了志愿军总部颁发的《入城规定》。这个规定详细地制定了中国士兵在这个异国首都所必须遵守的纪律条款,其中包括重要目标的警戒、物资的清查和看管、群众工作以及社会治安。三四六团一营的一个司务长想为部队寻找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