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二章 化尖锐为圆润(第1/3页)  迷失在康熙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二章  化尖锐为圆润

    泄密一案上,胤礽也被逮入了宗人府拘禁,国事大政上,康熙定下了决不妥协的决心,这就好比是,皇帝以超强硬的姿态,在和群臣们打擂台一样。

    康熙以前不是没有打过擂,三藩之乱中,九成宗亲和大臣们都不同意撤吴三桂等人的藩,康熙却乾纲独断,与大臣们争锋相对,最终还是力推撤藩,并在镇压叛乱中险胜。读史可以获得经验教训,何况是并不久远的本朝本君的往事?大家都看得出来,以康熙的这种性格,是很难轻易在臣权前低头的了。于是乎,整个士大夫阶层越发沸沸扬扬起来,处处流传着皇帝态度坚决,士林祸事难免的悲观情绪。

    但这次臣子们的悲观,却和以往三藩之乱中不同。当时的大臣悲观,是认为一旦开战清朝胜算不大,可能会九鼎倾覆。不过即使清朝的九鼎倾覆,对士大夫们是关系不太大的,大家换哪朝哪代不是继续当官?可这一次却不同,悲观中带着愤愤,因为康熙如果支持凌啸改革科举的话,自己的优越地位,子弟们的发达之途,全都堪忧,竟是搞不好连官都当不成呢,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干什么营生?!

    所以学衙、诗社、私塾、书馆和酒肆里,读书人的愤然议论越来越激昂,并不因为康熙的不接见、不表态、不批折而消沉下去,反倒越演越烈,甚至公开的辱骂都开始甚嚣尘上,弄得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都不敢去这些公开场合了,毕竟,要过年了,谁知道会不会惹祸上身?

    老八却发现,自己岂止是惹祸上身,分明就是踩到了狗屎一样的倒霉,要不是宗人府去不得,他都恨不得冲进去把胤礽再阉割十次~~~不得不出来办差的他,成天都被士大夫们围在礼部大堂之上。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让他领衔进宫力谏、上折子之类的,可老八也渐渐看出张廷玉所分析的大局危机,哪里敢去康熙那里讨这个晦气?但过了几天,他的官话、套话和太极推手终于引起了怀疑。除夕的前一天,眼看康熙就要大宴群臣了,大家却一天也不肯等,竟然开始逼迫他表态了,“八爷,您今天也不要说什么皇上还在思量啊,凌王爷还没有回来啊之类的虚话了,我们也不逼着您合我们联名上折子,您就给我们大伙一句实话,科举改革,您是赞成,还是反对?!”

    赞成就是凌祸一党,反对就还是同路。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深知读书人最喜欢党同伐异的老八,不得不慎重思量起来,既然胤礽二哥已经把自己逼迫到了这个境地,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不是自己害凌啸他们的,再去畏惧什么,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显得没有担当。倒不如现在就表明立场,摆出与凌啸政见不合而已的光明正大派头,借机更进一步收服人心!

    正要将一声“反对”慷慨激昂地说出口,却只见人群最后,有个人对自己杀鸡抹脖子地猛做眼色,赫然就是容若的弟弟揆叙。老八一愣的时候,就听见揆叙大叫道,“八爷,八爷,不好了,府上来人说您福晋出事了,让您赶紧回去呢!”

    八阿哥心知他定有话说,顺势装作脸色一变抢了出来,钻进揆叙安排好的大轿,却骇然间看到一个自己认识的中年书生,对他拱手一笑道,“八爷,公主府邬思道给八爷请安了。”

    凌啸的头号先生亲自来见自己,而且还通过容若的弟弟牵线搭桥?老八大吃一惊,心中快速地百转千回,口中却是热络地与之寒暄。他知道,一向不怎么露面的邬思道前来,定是有重要的话和自己交流,甚或是要做什么交易,但凌啸已经出国快一年了,不管邬思道说什么,显然不会是凌啸的授意,而只是这京城中号称无双国士的先生自己的主意,遂强自摄了心神,等着邬思道先开口。邬思道很是爽快,没有半点的套话,“八爷,邬某听说您在百官拥趸了好几天了,却还是没有给他们表个明确的态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