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二十三章 守望之冬(第1/4页)  汉献帝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守望之冬

    西域的冬天是漫长的,像宁静的公主,在深秋之后带来阵阵洁白晶莹的雪,在褐色的小胡杨林上堆积着白色银松枝。

    许久没有看到冬雪的刘协,在长子刘巍的陪伴下走过雪地,在一片冰湖外停下脚步。

    十五岁的刘巍已经成熟许多,有着蔡琰的平静气质,但在平静的笑容下却掩映着火一样的热情,或许是两年前刘协带刘逸前往南海激发了他的斗志,这三年中他一直在苦读兵书,跟随禁军习武操练,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已经身形颇壮。

    两人一路踏雪而行,在冰湖外久久屹立,任风雪扫落肩畔。

    刘协仍然穿着一身简装,黑色毛绒披风迎着冷风轻轻飘动,刘巍则穿着禁军翼军的甲铠,静静站在他身旁。

    两人就这样站在寒冷的冰风雪中,沉默了良久,刘协才柔声问到:“巍儿,你平生志愿是什么?”

    刘巍面不改色的站在风中,答道:“继承父皇之业,开拓江山,造福大汉子民!”

    刘协微微颔首,淡淡而平和的笑,问道:“为什么要开拓江山,又为什么要造福大汉帝国的子民呢?”

    刘巍不假思索的答道:“此乃大汉皇帝之职责,盖不容推辞,若父皇有意让二弟出任大汉皇帝,皇儿亦原领军出征海外。”刘协干咳数声,宽慰的笑道:“你啊。和你父皇也有几分相似,和你皇叔也有几分相似,性子宽厚了些,父皇历来没有教导你什么,今日便和你说些帝王应该清楚地事情。”

    复牵刘巍地手向前走去。边走边道:“为皇者,心中不一定要有子民,但一定要有这个国家,什么是国家呢。父皇在《治国论》里说过,国者天下万民之家,不仅是普通的子民、侯爵、皇室、商人、学者,大家组合在一起才有这个国家,大汉几千万的子民只是这个帝国的基础,要想真正管理好这个帝国,只造福大汉子民也不行啊。(电脑阅读 bsp;. cn)天下之人皆向利,有些人利益相近,他们就会结成一个集团共同保障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集团才是帝国地根本。包括商人、农场主、学者、医师、技师,还有大汉这些将军、官僚和千万子民,他们的总体利益各自不相同,皇帝就必须平衡好这些利益,完全一心造福于民也是不对的,一心偏向商人和官僚、士家也是不对的,必须掌控一个平衡,只有这种下平衡,帝国才不会有内乱!”

    刘巍沉默不语。时隔良久才道:“孩儿心中清楚了!”

    刘协停下脚步,拍去刘巍身上地积雪,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他身上,道:“你还年青,不能冻坏了!”

    刘巍要解下来再披在父皇身上,刘协摇手示意不用了,又继续看前走,问道:“那为什么又要开拓江山呢?”

    刘巍知道父皇提的为什么都是治国之道中的精髓。不敢贸然回答,久久思索之后才答道:“父皇说帝国之间有良多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构成了国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构在一起,必然也是有一个共同利益,那么对外征伐必然是因为这个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帝国对外征战未必是开拓江山,求得是利。譬如此次父皇征伐安息,所求的正是解决国内的诸大工程所需财力和人力的问题!”

    刘协朗声大笑,重重拍了拍刘巍的肩膀,道:“不愧是朕的长子啊,确实一点即通!实际在朕心中,你和逸儿都是合适的帝位之选,只是都需要磨练,究竟是谁,父皇也没有最终确定,但有一点,父皇决不会让兄弟操戈地事情发生在你们之间。”

    刘巍喜道:“谢父皇!”

    刘协向前走了几步,迎着风雪,叹道:“都是朕的骨肉,朕于心何忍啊,实际上,朕对你们也有一个大略的安置方向,你们日后可能也要天各一方,毕竟大汉的疆域太大,有些地方是不可能长期归属大汉的,不如留给你们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