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5 章(第2/4页)  草根逆袭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时候,能否抽出一点时间去cāo场上跑个步或是打个球?少熬夜,多锻炼,重视体能素质的提高,我们才能防止此类悲剧的重演。好了,听众朋友们,本期非常视点就跟您聊到这里了,希望您在我们的节目中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播音:杨扬,齐磊,导播费腾编辑李祥运,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第三十六章  zhēn rén秀 [本章字数:3059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5 23:16:25.0]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xìng、娱乐xìng、观赏xìng和趣味xìng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zhēn rén秀时期四个时期。

    1、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

    1990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开播。《综艺大观》这个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文艺手段于一体的新节目样式让观众眼前一亮。表演类综艺节目运作模式即“明星+表演”。

    2、游戏娱乐时期

    风靡一时的《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把娱乐节目从“晚会时代”推向了“娱乐时代”。

    1996年《快乐大本营》的播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与游戏类综艺几乎同时涌上荧屏的还有一种婚恋类综艺节目,代表xìng的栏目有:《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等。

    3、益智博彩时期

    1998年11月22 日,央视二套(当时的经济生活服务频道)推出了由李咏担当主持的《幸运52》。改造后的《幸运52》打破娱乐类、知识竞赛类节目界限,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

    4、“zhēn rén秀”时期

    “zhēn rén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的界限。

    电视娱乐节目- 评价

    首先,创新意识的匮乏,“克隆”成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欧美/日本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香港10年前的《综艺60分》一pào打响,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快乐”节目粉墨登场;这些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无非是做一些老套的游戏和有奖竞猜,中间chā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

    同样,引领“婚配热”的《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则明显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由于“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仿来效去,只得其皮毛,未获其精髓,结果越“跟”越不像,越“学”越糟糕。这些节目纷纷被挤下历史的舞台。

    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其本土化实践告诉人们,借鉴和学习不等于抄袭和克隆,必须结合国情进行“国情化”和“本土化”,才能真正制作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和中国观众收视要求的电视娱乐节目。

    娱乐节目的第二个问题是电视娱乐节目缺乏文化和精神内涵,粗俗化倾向比较严重,娱乐观众变成“愚乐”观众。

    让嘉宾出丑、拿孩子开涮、大谈**,成了不少综艺节目吸引观众的“三大法宝”。

    就节目特xìng而言,娱乐节目首先应具有娱乐的xìng质,理应包含观众乐于接受的轻松与愉快,但娱乐xìng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更不是趣味的低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