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不如撞日。如果量稍微大点,我会做个一个月内的定投,每星期投二次,从而得到一个一个月的平均效应。
之所以这样做,我有几个认识:1,股市大部分时候是上涨的,(这也是看历史数据,美国股市70%的时候是上涨的),所以越早投入越好。2,中国的股市波动很快,一个月以上的波动,我也就认为是“长期”现象,不是我能等到的了啊。3,给自己一个纪律,不要在贪婪和恐惧中煎熬。
核心还是一个理念:不预测市场。
如果市场风险实在很大,我会选择一个稳健的平衡xìng基金,万一下跌,就转换到基金的股票式基金。
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长期投资并不是指长期抱着一只基金不放。我认为长期投资是指不是以做波段为目的,通过卖高买低来投机赚钱,而是指通过整个市场的增长来实现一个长远的目的。也就是我认为当你发现你所持有的基金出现问题时,你转换成另外一个(货币基金除外),这同样是长期持有策略。在长期持有的思想下,这种转换是不需要考虑大盘的涨跌的。在高点,你抛出这个基金,同样在高点进入另外一个基金,或者在低点抛,低点进。这都和大盘基本无关。这种转换,我认为不和长期持有矛盾。
26、我的卖出策略
这篇其实是上篇“我的买入策略”的继续。
不算货币基金(我一直把货币基金等同于储蓄),从我春节左右进场的时候到现在留下的基金也就四只了,广发小盘,上投优势,易策和富国天益,彻底抛弃的包括大成债券、银河收益、合丰成长(现在叫泰达成长)和华安宝利。他们都持有的很短,都没有超过3个月。
我卖出这几只基金决不是做波段或者认为他们的表现不好。
在年初的时候,我开始搭建我的投资组合的时候,债券是占了一部分的。由于我当时是在jiāo行开户的,就选择了大成债券(当时的4星),华安宝利和银河收益两个配置型基金,都是5星,合丰成长是去年的冠军,当然也是5星。
到4月份,我首先是调整了整个思路,开始走激进的股票基金投资路线,首先把大成债券转换成上投阿尔法。
其次,当时合丰成长变成了泰达成长,整个基金公司的股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认为这会给他下面的基金有根本xìng的动dàng,一朝天子一朝臣啊。所以就讲合丰成长转换成易积。果真如此,合丰成长从3月份的5星跌到现在的3星,排名从去年的冠军跌到现在的50、60位。
银行收益更邪门,我看到他们的一季报,发现他的总资产只有6000多万。我记得好像如果一个基金不到5000万就要关门了,所以立刻把他抛弃。他在2月份还是5星基金,到今天却是1星,虽然资产回到2亿多,但我想我当时的做法非常正确。
买掉华安宝利则完全是嫌我持有的基金太多了,想集中在广发和上投上,所以就把他们转换过去了。
6-8月的震dàng中,我没有抛出任何一只基金,就看着潮起潮落。
我的卖出策略也许可以总结如下:
1、如果我的投资目标变了,我肯定要改变投资组合。比如当我越接近退休,我的投资组合就会越稳健。
2、如果基金公司发生变化,例如合丰成长那样,我会考虑卖出基金。如果单单基金经理发生变化,我会抱着静观的态度。中国的基金大多数是采用集体作战的形式,经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唯一的一环。
3、如果我发现我犯了错误,我会立刻改变这个错误。银河收益就是一个错误,我应该先去看他的季报再买,其实05年底,他已经只有不到1亿资产了。我被那个5星给哄了。如果错了,我不会等他赚回来再卖掉。我一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