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41章 滇池工坊定址(第1/3页)  盛唐功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董千理回到滇池地区已经是十天后的事情了,他在撩子部待了四天。

    在族长辛里八古的努力下,整个撩子部三千多族人哪里把往年的采摘的三七统统都找了出来,总算了凑了百十斤干的三七块茎。

    董千理十分高兴,有了这些存货制作白药粉,那就事半功倍了。

    双方商定的价格是一斤盐换一斤干三七块茎,若是新采的则是一斤盐兑三斤。这等价格让辛里八古和寨子里的蛮人都十分高兴,毕竟这些三七都是山上长得,不需要费劲,而盐却是十分稀罕的。

    只是如今正是三七收获的季节,董千理他们这次带去的精盐有上千斤,陶器也有几百件,是以董千理安排寸芒带着几个护卫留在这里继续交易,而他则是由黑瘦向导带领开始了返途。

    黑瘦向导名叫哈姆措,是个在南诏四处流浪的不安分分子,好奇心重遇到董千理之前他都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但是走过这一趟文山撩子部之后,他就下了决心想要跟随董千理。

    在他眼里白面小郎君董千理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自不用说了,他还能把不起眼的泥土变成精美耐用的陶器还有白皙晶莹的白盐,这是他从没经过的好东西。

    是以他在回到滇池后,立刻向董千理表明了心意。

    董千理看着这个黑瘦的蛮人汉子心中对他也是满认同的,这个蛮人做事踏实吃苦耐劳。而且他在南诏经年流浪熟悉各地风土,是个不错的人才。

    于是董千理就把哈姆措收下了,既然成了手下,董千理也不拿他当外人,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姚州采集日用货物再去文山撩子部。

    董千理打算建立从滇池到文山撩子部的商路,等寸芒回来后这条商路就交给哈姆措负责。

    他在撩子部待了几天,经过走访撩子部他发现那边除了三七外,还有金c银c铅等金属矿藏。

    另外那边的畜牧业规模不算小,倒是可以从那边交易毛皮。天气渐渐冷了,也需赶制冬衣了。

    伤药贸易在董千理的商业版图里占据重要地位,是以必须把三七商路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

    安排好哈姆措和三七商路的维护问题后,董千理把心思集中到了滇池工坊的事情上。

    滇池工坊的位置已经选定了,就是南诏境内著名的安宁盐井,安宁盐井是云南地区自古以来最为著名的九大盐井之一。

    安宁盐井属于姚州大都督府治下,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大将何履光带兵平定南诏全境,夺取了安宁城并在文山东部重立马援铜柱彪炳战功。

    阁逻凤带兵攻破姚州大都督府之后,南诏境内唐国势力一扫而空,安宁城自然也成了无主之地。

    几天前段天雄已经带着近百名手下到了滇池附近驻扎下来了,他们行事十分谨慎并没有张扬,段天雄已然不是姚州大都督府营团校尉,手下的也都是平民打扮,是以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

    董千理回到滇池地区后就马上联系了在附近待命的段天雄,安宁城距离滇池还有七八十里的距离,是以董千理一行赶到安宁城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随着段天雄来到安宁城后,董千理特地在城内转了一圈。

    安宁城现有盐井五口,城内一口,城外有四口。盐井是由大石铺就,盐井很深,董千理目测也有二十多米深。

    安宁城池不算太大,长五里宽三里,城内有民户千余人,内的居民大多是都是些苦哈哈,靠着售盐牟利的只能是少数。他们出产的盐主要卖与周遭的蛮族,交换得来的大多是动物毛皮c粮食和肉食等等。

    在这个商品经济十分原始的地域,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是正常的。

    如今段天雄带着近百名手下来到这里后,姚州大都督府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