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转自酒徒:关于骑兵、步兵、战马和马镫(第1/4页)  狗头军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骑兵c步兵c战马和马镫

    关于骑兵c步兵c战马和马镫

    最近几天书评区硝烟弥漫,关于骑兵和步兵的争论滔滔不绝。酒徒本不想参予,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大,牵扯到的东西足足可写一本论文集。但鉴于眼下争论已经又上升到人身攻击范围,酒徒就不得不出来胡诌两句,给老张和剑歌两位兄弟都消消火。看书么,看个乐趣,纵有不同观点,没必要将对方开除球籍哉!

    这个争论最初起源于步兵和骑兵到底哪个战斗更强,期间又扯出了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是非功过。这两个都是灰熊猫同学一书中引起的话题,实在没必要望酒徒这本写隋末唐初的书中吵。大伙既然吵到酒徒这里来了,首先酒徒要向灰熊猫表达一下敬意,酒徒将他那本《窃明》从头追看到尾,虽然不同意其中某些观点,但对该书的立意和文笔甚为叹服。

    至于袁崇焕的历史公论,如果酒徒没记错的话,上个世纪史学界曾经争论过,双方的论文都写了一大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书馆找,或者找明史专家请教。凭借网上只麟片爪的资料,甚至是很多伪造出来的资料来推导一种结论,不管得出的最终结果如何,对历史人物,无论是袁还是毛,都未免有失公允。如果没兴趣仔细钻研的话,酒徒建议,小说当小说,历史当历史。各走各的道。虽然有时候史实比小说还夸张,但最好别混淆在一起。

    本着上述理由,袁崇焕这个观点咱永远不做讨论。至于骑兵和步兵的若干话题,酒徒就凭着当年在内蒙生活的一点经验来扯一扯,未必完全正确,因为酒徒既不是军校毕业,也不是畜牧专家。但比起网上很多臆断出来的东西,可能还稍微靠点谱儿。如果您不同意,也别跟酒徒较真,一笑而过,大家都开心吧。

    一 c关于马镫

    说到骑兵,不得不提的就是马镫。在马镫未出现之前,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已经出现,但对骑手的要求远远高于马镫出现之后。所以,欧洲学者对此物推崇倍至,认为其直接导致了骑士时代的诞生。

    以笔者在内蒙生活的经验来看,有人完全可以不借助马镫和马鞍将马骑得很好。当地老乡的叫“铲骑”,一般为少年男子找死并炫耀本事的行为,与八十年代初城市里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类似。骑术优秀者甚至可以张开双手,不抓马鬃。但掉下来的可能也有十之五c六。

    能达到这种骑术水平的,酒徒在牧区认识的人中,百里挑一。所以,酒徒以为,不靠马镫而作战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双手挥舞兵器冲杀,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找死。因而,酒徒相对赞成一些欧洲学者的结论,马镫是导致大规模骑兵部队出现的重要一环。

    二c马镫的发明时间

    在马镫没发明之前,谈步骑对抗就有些怪异。因为那时候的骑兵发挥不出最大战斗力。他们一边要掌握身体平衡,防止自己掉下来被后面的战友踩死,一边还要挥舞兵器对付敌人,实在要求过高。

    所以,在马镫未出现的时代,手持冷兵器的步兵和骑兵相遇,骑在马背上的人站的优势并不大。以纯步兵来打击骑兵,应该不是空谈。

    主流史学界认为,西方的马镫是从东方流传过去的。也有少数人不支持这种观点。但从出土文物上来看,东方马镫出现时间远远早于西方,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出土文物上来看,中国马镫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晋代,八十年代,西安甚至出土过西汉时代马镫雏形。但早期马镫通常是供上马使用,而不是辅助骑马。

    辅助骑兵马上作战的双侧马镫出现的比较确切时间是两晋时期,公元四百年后,朝鲜,日本也出现了双侧马镫。所以,中国的实战马镫最晚发明时间不会低于南北朝。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不幸穿越了的话,去汉代发明马镫,也许祖先们不会揍你。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