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青楼(第1/4页)  崇祯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代的青楼产业非常发达,翻开金瓶梅,妓女似乎是无所不在的。西门庆和朋友喝酒玩乐在妓院、过生日在妓院、谈生意也在妓院。喜庆时妓女也被请到家里来弹唱助兴。事实上,明朝中叶,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之后,民间开始变得富裕,而妓女的增加,也就是其中的一个相随而生的现象。谢肇在五杂俎里,曾描写:

    今时娼妓满布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其它偏州僻邑往往有之。终日倚门卖笑,卖淫为活。生计至此,亦可怜矣。而京师教坊官收其税钱,谓之脂粉钱。隶郡县者,则为乐户

    不仅如此,嘉靖至崇桢年间,甚至有人举办各种“莲台仙会”之类的妓女选美大会,品评名妓,订定“花榜”,分列次第:女状元、榜眼、探花,热闹的情况一点也不逊于现代社会的选美或选秀。

    顺义不算大城,明面上的妓院就这么三四家。青石板的街面不算热闹,也不算冷清,燕春楼的画檐下挂着红红的灯笼,一个鸨母模样的胖妇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方罗帕,扭着腰满脸堆笑地拉着生意:

    “这位公子,进来坐坐喝茶”

    杨铭打量了一下,感觉这家妓院还算是比较正规的。他在这顺义城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走街窜巷摸索了好半天,才找到这青楼之所在。算了,就这儿吧。

    那些背街小巷的私娼、流莺,杨铭初来乍到,还没摸到门道,那是不容易找到的。

    走进燕春楼的大门,立即就有龟奴迎上来招呼,带杨铭到大厅内奉茶。

    杨铭施施然坐定,捧起青花瓷的茶盏轻轻呡了一口,四周打量起来。燕春楼的大厅三间见方,以雕栏围隔,围栏内布置桌椅,客人们三五成群而坐,拥妓吃茶饮酒取乐。往里是院子,院子四周是二层的小楼,隐约能看到小楼上的回廊雕栏和亮着灯光的房间窗棂。

    大厅的右侧塔着个木质的小戏台,台高不到一尺。一个倌人坐在台上,怀里抱着琵琶轻轻地弹着,幽怨的琵琶声在大厅里此起彼伏的嘻笑声中飘荡。

    “来,给爷接好了。”邻座的围栏内,一个富商打扮的客人高高地抛出一枚杏仁,桌子对面坐着的姑娘赶紧探起身,仰起头张嘴对着抛过来的杏仁一凑,稳稳地将杏仁接到嘴里,莺声笑道:“多谢老爷。”富商和旁边的几个朋客发出一阵猥琐的笑声。

    “这位公子,可有相熟的姑娘?”鸨母近前来对杨铭福了一福,脸上的浓妆随着笑容挤在一起,让杨铭感到说不出的恶心。

    “小生初来贵地,不谙风物,闻得这燕春楼是顺义城里数一数二的好去处,慕名而来,还请嬷嬷费心照应。”杨铭尽力模仿着风流文人的言语才情,从怀里取出一块碎银子放到桌上。

    那鸨母眼睛朝桌上一睨,便知那碎银在三钱左右,顿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明代的一两约相当于现代的37克。在明末这个白银匮乏的时代,白银的价值很高。一般人家一年能赚个几两银子,就够全家几口人的基本生活了。杨铭出手就是三钱银子,俨然就是流连欢场一掷千金的富家公子哥儿。

    “公子请楼上坐”鸨母堆着笑着对杨铭欠身说道。

    和现代一样,明代的妓女也分各种层次。最低档的流莺,和现代的站街女一样,路边巷角,骚姿弄首,引人入彀。浪荡子弟、贩夫走卒,花上几文铜钱,就可以求得一番快活。而高档妓女,则类似于现代的某些女明星,往来于高官显贵、才子富商之间,书画唱和,勾兑种种交易。

    如明末名妓马湘兰,才艺双全,其画兰花更是一绝。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摆摊小贩,无有不知其大名者。明人潘之恒写了亘史钞一书,里面专门有一章马湘兰传。书中这样描绘马湘兰的声望:“无论宫掖戚畹、王公贵人、边城戍士、贩夫厮养无不知马湘兰者。湘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