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1.田野里的拓碑声(第1/3页)  缘起古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刚蒙蒙亮,田野里便传来了“咚咚”的敲打声。

    这声音传进玉米地,惊动了一只行动敏捷的田鼠。它只一晃,身体便进了洞里,躲在洞口向外张望,看着离它不远的一处窑洞,那声音就是从那个窑洞里传出的。

    这眼窑洞是在一个台地上,靠着沟东面的土崖掏进去的,没有门槛c窗户,只是一个破窑洞而已。只是里面的墙上嵌着两通石碑,给这眼窑洞带来了生机。

    两个男子在碑前忙活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两米的个头和那通碑一样的高。他叫田俊,二十五岁,正挥舞着打刷在碑上的宣纸上捶打着。

    一旁,蹲着的那个长着一双豹眼的男子,叫李永祥。今年三十四岁,一米七八的个子。他手中拿着一把棕皮刷,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碑上被打击过的宣纸,突然把手中的棕皮刷往下一挥,喊道:“停!停!你这叫打碑吗?呵呵,你这是在夯地,看把宣纸都给打破了。”

    李永祥笑了笑,嘴角上方呈现出浅浅的笑窝,洁白的牙齿也露了出来。他站了起来,个子比田俊矮了一截,但身体却比田俊健壮。

    只见他来到背包前,从背包里抽出了一沓宣纸,漫漫地展开后,在一张的宣纸上裁下一个拐角,贴在了碑上宣纸的,然后用喷壶喷湿,从田俊的手中接过打刷,轻轻地打了起来。

    轻声地说:“打碑时,打刷要和碑平行,用力要稳,要均匀;却不可,一下轻,一下重。一个地方要轻轻地打三下。”

    田俊点了点头,从李永祥的手中接过打刷,继续操作起来。

    打刷在石碑上挨着过一遍后,李永祥从背包里取出了一红一绿两个拓包,碗口大小的红拓包和拳头大小的绿拓包在一起相互擦了几下,把大拓包伸到了田俊的面前。

    田俊明白了他的意思,咧了一下嘴:“我怎么把墨汁给忘了!”

    他赶快从背包里找出一瓶一得阁的墨汁来,拧开了瓶盖,将墨汁滴在大拓包上,画了一个圆圈,便收了墨汁瓶。

    李永祥把两个拓包相互擦了几下,两个拓包又“砰砰”的对拍了几下,转身在石碑上“咚咚”的上开了墨汁。他的拓包在碑上面的宣纸上,上下飞舞,左右飞扬。

    田俊在一旁看着,发现了李永祥给宣纸上墨的一个规律,向李永祥请教道:“李老师,上墨也是三三制?第一次,轻上墨;第二次,重上墨;第三次,补墨。”

    李永祥听后点了点头,赞美道:“小伙太聪明了,一看就能领悟出门道来,是个好材料。好好的跟我学,不出两年,你就会超过我,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田俊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我这也是瞎猜的,没想到放屁蹲到了屎上,蒙对了。”

    “不,这说明你有这方面的悟性。”

    李永祥边上墨,边说。

    他双手举着两个拓包,右手的红拓包,是主拓包,是往石碑的宣纸上施墨用的。左手的绿拓包,是个小拓包,起着辅助作用的拓包,是供大拓包沾墨用的。

    副拓包的另一个作用,也可以缓解主拓包上的墨汁过多,而把多余的墨汁沾到副拓包上,准备着没有用完的墨汁留存着给主拓包上用。

    他的拓包没有墨汁了,才将拓包送到了田俊的面前。

    田俊很麻利的打开了墨汁瓶盖,提着墨汁瓶将瓶口对着红拓包的平面,墨汁在那上面绕了几下,圆圆的拓包上便留下了墨汁的痕迹。

    李永祥便用小拓包在大拓包上来回的蹭了蹭,直到墨汁全部均匀的涂抹开,才将大拓包又对着碑上的宣纸拍打起来。

    主拓包上用的没了墨汁时,就去小拓包上粘墨,轻轻地拍打,小拓包上的墨汁便到了主拓包上。

    就在这样,整个拓碑的宣纸完完全全的贴到了刻下的字槽内,完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