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文武睿哲仁皇帝(第1/2页)  红楼之石头新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上皇的丧礼,由礼部、龙禁尉和内务府共同办理,鸿胪寺协办。

    首先,由礼部尚书武襄主持,太子胤弘、和亲王胤昼、忠顺亲王、九省都检点王子腾、京营节度使李鸿远、濯清为首的四王等朝廷重臣均在列,第一项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皇上先开了口:“太上皇功盖寰宇,平定三藩,收回大员,剿灭准葛尔,击败罗刹国。所以诸位臣工,要好好议定!”

    庙号的议定非常顺利,本朝前两位皇帝为“太祖”、“太宗”,太上皇则为“圣祖”。

    议定谥号就出现了争执,众大臣各抒己见,这个觉得“文武睿哲”好,那个觉得“功德大成”好,也有觉得“合天弘运”更适合,大家各不相让。

    皇上问濯清:“水爱卿,觉得用哪个谥号好?”

    濯清说道:“太上皇一生以仁爱治天下,臣觉得仁皇帝挺好!”

    皇上点头,看着群臣争得面红耳赤,又对濯清说道:“众卿都争执不下,仁皇帝太过简单,不足以彰显大行皇帝的文治武功,你再想一个谥号,这本就是你鸿胪寺卿的职责。”

    濯清又听了听群臣的意见,对皇上说道:“既然群臣都觉得大行皇帝的贤明圣达,文治武功,堪比尧舜禹汤,那干脆把群臣的意见合起来,臣请议定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忠顺亲王一瞪眼:“胡闹,自古以来,也没有哪位大行皇帝的谥号这么长的!”

    濯清冷哼道:“太上皇千古一帝,岂是前朝的大行皇帝可比?忠顺亲王难道要用前朝的祖制,来定今朝的规矩?”

    忠顺亲王顿时语塞,总不能说自己的父皇,不是千古一帝吧!再说自己说得是自古以来,被濯清偷换概念,换成了前朝。

    忠顺亲王只气得手指濯清:“你!你!你!”

    濯清还不忘踩上一脚,对皇上说道:“臣还觉得这谥号还不够长呢,还不足以彰显太上皇的仁德圣明!”

    皇上想得比较多,如果自己以后大行,当然也希望谥号圣明,这等于对自己的功绩盖棺定论。所以对忠顺亲王说错话,也很不满。

    皇上金口玉言:“既然如此,就准水爱卿所奏,大行皇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众臣都跪拜:“吾皇圣明!”

    濯清起身,还不忘给了忠顺亲王一个鄙视的眼神,把老王爷又气得够呛,看到濯清那个小人得志的样子,恨不得上去锤他两拳。

    太上皇的棺木用的是璜海铁网山的樯木,也就是金丝楠木,只棺椁就要花费几十万两白银。

    濯清把这个差事,交给自己的准大舅子薛蟠。本来这差事,就应交给内帑的皇商采买,当然不能便宜了外人,薛姨妈听说后更是开心不已。

    在都中前往东皇陵的沿途,还要搭设好几座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这些芦殿以后还要拆除,也是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濯清恳请皇上批准,拆除的木料砖瓦,用来修建学堂,供贫困子弟上学,也让他们铭记太上皇的恩德,皇上准了濯清的奏折。

    太上皇葬在东皇陵中的景陵,与已故的皇后、皇太妃合葬,濯清把抢修通往地宫的御道的美差,交给了便宜丈人贾政,他是工部员外郎,正好适合做这差事,也能让他补贴些府里的亏空。

    太上皇驾崩后,不鸣钟鼓,都中京师戒严,哭丧之后,京城各大寺庙道观需鸣钟三万下。

    濯清和所有的京城里的官员一样,都在本衙门里斋戒,不能回府。黛玉、丽娅、迎春还要跟着老太妃,去皇宫里陪着皇后等嫔妃斋戒。

    钦天监选定了吉时良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