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却邪(第1/2页)  挥剑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人在刘文静家中以茶代酒,用了些食膳,都是山西的特色菜。

    在席间刘文静与觥筹纵谈天下大事,各抒情怀,却也无不畅快。

    不觉太阳西沉,迟暮昏鸦,刘文静望着窗外,不禁慨叹一声。

    觥筹问道:刘大人何以感慨

    刘文静道:某见黄昏乌鹊,心中颇感怅然。

    觥筹道:日出日落,天道使然。日落终有时,明日却又是新的一天哩。

    刘文静点点头:公子这话却是在理。我见日落西山,仿佛见到了隋朝社稷,恰如落山之日。世道凋敝,战乱不断,百姓涂炭,固有伤感,却让公子见笑了。

    觥筹道:天下自古大治始于大乱,一切命数使然。

    刘文静道:虽是这般,却是苦了百姓。对了,我想起一事,想请教公子。

    觥筹道:但说无妨。

    刘文静道:公子想过以后没若以后雄主崛起,天下大治,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那时的公子却作何打算

    觥筹一愣,说道:觥筹眼光短浅,未想那么远。但先生问起,觥筹想,若真到那时,定要建功立业,随功绩大小,享享这时间的富贵繁华哩。

    文静大笑起来:公子果然是直爽之人,但文静却不敢苟同。

    觥筹不解地问道:那先生却有何打算

    踌躇了一下,文静缓缓开口道:公子莫把富贵当福气,山间田野,把酒东篱,却是人间最大的清福哩。

    觥筹笑道:先生此言差矣,丈夫处世立功名,不就图个封妻荫子吗。若事成之后却就归隐山泉,那岂不是得不到一点利益

    文静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福气,真真实实才是真利益。富贵荣华只不过一场云烟,公子年纪尚轻,前途不可限量,这么说,可以理解。说罢眼中却似有不屑之情。

    觥筹心中暗笑:都道古人清高迂腐,这刘文静却是典型哩。男子汉不追求名利,却是枉为人世走一遭。

    见话未投机,有点扫兴,两人便乘机散了场子。刘文静将觥筹安顿在自己的府中,让他好生宽心,静待唐公子世民。

    虽然刘文静见觥筹与自己见解不同,但少年言谈洒脱,心思细密,刘文静却也未敢轻视。这世界上从未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人。况且以后二人都是李世民的亲信,更要以礼相待,不能伤了同事之间的和气。

    刘文静最后说道:公子且安住几日,一来等唐公子音讯,二来文静却为少侠安排,引荐足下与唐公李渊相见。

    觥筹点点头,心知那李渊乃世民父亲,本是一家人,互相引荐自是不可避免,便答道:一切听刘大人安排!

    刘文静府中人丁稀少,觥筹又住在后院,眼见天色渐晚,月明星稀,院中悄然寂静,决然不闻车马之声,只有几个蛐蛐吵闹得人心绪不定。

    自出山桃花源,一路见闻可谓奇异,跌宕起伏,仔细回味却觉得有惊无险,虽然身处险境,却每每遇到贵人,从而化险为夷。

    最让觥筹难以忘怀的不是沙场兵匪,却是那诡异的妖女。这些天的经历不是沙场相斗,就是风雨前行,这暂时的安顿却让觥筹又忆起了吃心的那一幕,细思极恐,历历在目。

    这世间真的有妖魔,正是觥筹前所未闻。

    不仅如此,这段时日,觥筹一闭眼就梦到一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那双眼睛充斥着各种感情:幽怨,恶毒,冷酷,嫉妒,憎恶在梦里总觉得似曾相识,惊醒后却想不起是谁。现在的觥筹一到黑夜就有点紧张,总觉得睡不踏实。

    夜色虽至,但离入睡尚早,百无聊赖的觥筹按照那书上的动作完成了一整套体操,顿觉的气脉顺畅,浑身舒坦,更没有什么睡意了。觥筹其实不知,这套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那桃花源祖师桃花仙据五禽戏所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