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编了个筐(第2/3页)  荒野求生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应该没问题。

    以前他见过竹篓,见过用柳条编的箩筐,又回忆了一下样子,接下来就开始收集材料制作。其实这东西说简单也挺简单的,就是横竖交错起来,再加上个底就成了。

    趁着天色还早,刘青到丛林里砍了一些藤条回来,有粗有细的一大捆,拖着就回来了。回到洞里,天色已经开始黑下来,简单把这些藤条修整一下,和小五一起吃过饭睡了。

    等到天亮,刘青整了早饭吃下,就开始编筐。

    先捡出来五根粗点的藤条,平行着放在地上,中间隔了大概十公分左右的间隔。再另捡五根藤条,取一根从头穿过第一根横放的藤条下面,再从第二根藤条上面过去,接着再从第三根下面穿过,一直穿到第五根横放的藤条;再取第二根藤条,从第一根藤条上面走,穿过第二根下面,方法一样,顺序改变一下,一直到第五根藤条全部穿过去,这样一来,五根藤蔓全都交错着,基本上已经形成一个底座的形状。

    接下来是第二步,用脚踩在中间的底座上,四面的藤条全都往上提起来,然后再取一根藤条,不要太粗的,随便选一根,按照同样的方法,穿过四面二十根藤蔓,绕过一圈之后,接着再继续交错穿插编织。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上编。四面的藤条竖起的角度决定了编织器物上口的大小,如果竖起的角度与底座是垂直的,那就是上下口一样大的。

    一根横向的藤条很快编完,刘青又取了一根粗细差不多的,也不用管接头,直接顺着就又开始编。一根接一根,很快就编了有将近一米,已经差不多了,刘青松开手,把手里的半成品筐子转着看了看,造型还算不错,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的,编出来的形状也不规则,但起码能用,貌似还挺结实。

    本来一开始他打算用树枝做筐底,后来一想,筐底用树枝做了,怎么与筐身连起来是个问题,就算勉强接上了,万一不结实怎么办?再之后他想起外公以前做的蝈蝈笼子,尽管是用高粱杆的皮编的,可是方法就是这样的,所以刘青才会直接用藤条这么编。

    如此一来,筐身与筐底本来就是一体,加上藤蔓自身足够结实,并且还有一定的韧性,结实程度是完全够了。接下来就是收尾了,刘青用匕首把四面的竖条割断,只留下一截,割到最后一面时,忽然想到,得想办法做个背带啊,要不然这么大一篓东西,用抱的话岂不是要累死自己。

    所以他就留了个心眼,没有把最后一面的割断。因为这些藤条都很长,此时编的差不多了,每一边的剩余长度几乎都超过两米。另外三面的全都切断后,刘青就开始修裁,先在这些剩余的竖藤上面切一个对勾形状的切口,开口自然是斜向下方。然后再换上一些细的多的藤蔓编最后的封口,一直编到切口处,这些细藤恰好卡在切口的位置,刘青用力勒紧,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藤筐因为受力向下而散掉了。

    这样封好口之后,刘青又把裸露在外的藤条切口全都用匕首切修,把边缘改成圆形的,他这么做可不是想美观,而是不想在平时搬挪藤筐的时候不小心被切口刮到。

    至于最后一面未切断的藤条,刘青同样想了一个办法,最外侧两根藤蔓留着,其它的也切断。接着把剩余的两根藤条用力向下弯曲,从贴着筐身的位置截断,在上面用匕首划上几道凹槽,用恐龙身上那种白色薄膜搓成细绳,穿过藤筐的缝隙,绑在凹槽处扎紧。怕这样不够结实,又用几段鱼线搓在一起,也绑在上面。

    一个藤筐就这样完成了。

    一个筐筐,外带两条背带,而且几乎算是一体式的,刘青看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心里别提多美了。连小五也很惊讶的围着这个藤筐转着圈看。因为它实在是看不懂,就那么一堆破藤烂草的,怎么在刘青手里一扭二扭的就变成这个样子。

    试着背在背上,刘青转身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