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微薄之力,让蛮人知吾神州之人,何惧生死。”
    数十位僚属俯首,高声喝道:“主君大义,吾等愿追随主君,尽微薄之力。”
    上蔡距离渊水太近,不过千八百里,几乎就是在上蔡门户之前。如此,近乎百万兵甲的大战,必然让上蔡上下都为之惊惧。
    以蛮人的体量,只是随意一点动作,都能让上蔡千里,一并化为齑粉。在这一股沛然压力下,短短几日光景,上蔡的四方之地,就有不少贵胄,不惜舍弃基业,而狼狈出逃。
    但这些贵胄能逃亡南阳,荀少彧一介庶子,又能逃去哪里?
    他昔年满怀壮志的出了烨庭,今时却要舍了封邑,狼狈不堪的逃回烨庭。
    这对于他而言,还不如直面蛮兵,一决生死来的快意。
    “好!!”
    荀少彧目光幽幽,指天道:“诸君大义,吾荀少彧指天起誓,永不相负。”
    “用不相负!!”
    湯邑十万黎庶,与上蔡千里的大局,已然牢牢牵连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报!”
    此时,一甲士疾步踏入正堂,高高举起牛皮卷帛,伏身叩首,道:“主君,紧急军情。”
    “呈上!”
    荀少彧悚然一惊,起身接过皮帛,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蛮兵偏师已至。
    但是,湯邑居于蔡地之南,想要打到湯邑,还需要经过北地的关隘。以这蛮兵的兵锋,按理来说,不该如此之快才对。
    然而,待他卷开看过之后,心头一股怒意翻涌。
    此刻的北地,赫然一兵一卒亦无,荀少贺竟然卷着北地兵甲,一并退出上蔡。东地、西地,亦如荀少贺一般,聚敛兵甲之众,退出了上蔡。将整个上蔡直接舍弃,平白给了蛮人。
    嗤拉——
    荀少彧一把将卷帛撕碎,掷于地上,恨恨道:“堂堂公室子,竟弃地出逃。吾荀氏尊严何在?吾吕国国体何存?荀少彧羞于,与其为伍哉!”
    “什么?”
    僚属们哗然,蔡地四方大夫,顷刻逃了三位。
    可以说,此时的上蔡只余荀少彧的数千兵甲,以及上蔡五十万百姓。
    以主世界这般高等世界,兵甲可以结成阵势,人数的多寡,已经难以决定胜败。一支百人道兵,就能轻易破去一支千人顶尖精锐。
    五十万普通百姓,只需要一支三千道兵,用不得半个时辰,就能屠杀的一干二净。
    “主君,既然几位大夫,已经……”
    一僚属筹措了一番言辞,诺诺唯唯。
    荀少彧冷冷看着这僚属,道:“怎么,莫非你让吾也弃地而逃?”
    在这一刻,他的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杀机,话语中渐渐有了一些冷戾。
    众僚属垂头,默然不语:“臣,不敢!”
    上阳朝低声,道:“主君,大夫擅离封邑,此为重罪,荀少贺等三大夫,不可能不知其轻重。”
    一方武功大夫,虽然地位极为尊荣,但也有该有的义务。所谓的保民守土,只是武功大夫们,微不足道的一点职责。
    以这三大夫舍弃封邑的作为,轻则烨庭训斥惩戒,重则直接剥夺封邑。
    常云光神情凝重:“最大的可能,还是烨庭诏令,让三大夫率兵甲,暂且舍弃蔡地,以作权宜之计。”
    一时间,堂中气氛渐渐沉重。
    良久,荀少彧开口,道:“如果,真是烨庭诏令,这又代表着什么?”
    在坐的僚属们,皆是干练通达之辈,如何能不知其个中深意。
    以荀少贺等人的精明,若非有着足以自持的底气,如何会犯下这般大错。就算他们背景深厚,但也不会轻易授人予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