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梦初醒(第1/3页)  明末大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梦初醒

    洪承畴的案头摆着两封文,一份出自多尔衮,一份出自当今太后。

    多尔衮在文中严厉斥责洪承畴,说他“敷衍塞责”“当进不进”,以至于“耗兵糜饷”“拖延日久”,用词非常的不客气,几乎等于是指着鼻子破口大骂了。

    太后的那一份则婉转的多,基本没有谈及任何和军事有关的话题,而是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向他诉苦:比如说财政日渐艰难,朝廷入不敷出,连宫里的用度都一减再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不得不动用了专门给旗人准备的旗饷,希望洪承畴能够充分体谅朝廷的艰难和良苦用心……

    这两封信虽然言辞各不相同,但却是同一个意思:赶紧进兵,速战速决平定江南残明。

    多尔衮的破口大骂也好,太后的旁敲侧击也罢,都是在催促。对此洪承畴只能苦笑。

    平定江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

    江北之兵汹汹十几万之众,但却分属三个不同的“派系”:以佟图赖的汉军旗为代表,包含新增的部分蒙古旗,其实是多尔衮一系的人马。萨哈林是礼亲王代善的儿子,代表着清廷当中的老牌勋贵。以刘良佐为代表的那部分杂牌军则代表着新附军的利益,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地方驻军,关系错综复杂,偏偏就没有直属于洪承畴本人的队伍。

    调和各个派系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让洪承畴焦头烂额了,再加上风起云涌的十几股义军不停的折腾,渡江南征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面对江南日渐高涨的北伐呼声,洪承畴早就注定出了一个“诱敌深入”的总体战略,将手头上的三股主要武装力量渐次铺开层层设防,以期达到消耗明军活活磨死对手的战略目的。

    “大人,这两封信应该怎么回?”

    洪承畴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个人,笑呵呵的说道:“恩同呐,我记得你今年好像是五十七岁了吧?”

    “回大人的问,卑职癸巳年生人,属小龙的,和大人一样的年岁,只是比大人小了一个月!”

    说话的这个人叫冯成章,字恩同,祖籍漳州,算是洪承畴的半个老乡。早在崇祯三年洪承畴出任延绥巡抚的时候,就是洪承畴的私人幕僚了。

    “你跟着我也有小二十年了,有没有想过要当官儿?”洪承畴笑道:“要是你真有这个想法,就老老实实的告诉我,帮你谋个一官半职……”

    按照当时官场上的传统,幕僚完全就是一种雇佣关系,算是大半个私人秘,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只对洪承畴本人负责。这冯成章虽是洪承畴的心腹,却是白丁之身,至今没有任何官职。

    从山陕到辽东,从辽东到京城,再到现在的江北,不管洪承畴事明还是降清,这个冯成章都是一路跟随。就凭这份资历,想要做个官儿的话,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大人抬爱,学生心领就是了。”冯成章笑着摇了摇头:“这么多年来,学生跟随大人一路辗转,吃过苦也受过罪,好处也落下了不少。不瞒大人说,光是下面孝敬的各种供奉,就已够学生几辈子的吃穿用度了。学生已到了这个年纪,早就绝了出仕为官的打算。只等平定江南之后就向大人请辞,到时候就可以做个富家翁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如洪承畴这样的方面大员,作为他的大半个“秘”,就算冯成章不去刻意的捞钱,很多灰色收入也不在少数,最难得的是他敢于直接向洪承畴承认这一点。

    “老爷是属小龙的,学生也是,只想附老爷之尾,图个安安稳稳的富贵也就是了,官场上的事情学生早已看的通透,真没有那个心思去做官了。”

    “小龙……小龙……”洪承畴苦笑着说道:“说好听一点是小龙,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