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动(第3/4页)  明末大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因为看破了朝廷内部的虚弱,知道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阿济格才敢于如此明目张胆。

    再者说了,眼下这么干的又不是只有一个英亲王阿济格。

    远在四川的肃亲王豪格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撤军。

    自从听说了阿济格撤兵的消息之后,远在重庆府北部清缴大西军和闯军残部的豪格连一点都没有耽误,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把主力撤到了北边的保宁府一带,其前锋走的更远,现在已经撤到汉中了。看这个架势,豪格也是回来。

    豪格的说法和阿济格如出一辙:“山水烟瘴,师劳兵疲,暂退休整,以备再战。”

    四川这边的地理形势不好,这样的季节流行病高发,军队已疲惫不堪,先撤一下休整一番再继续追剿残敌。这样的说法连三岁的娃娃都骗不过。

    休整?真要是需要休整的话,有必要从四川撤到陕西进行休整吗?

    肃亲王豪格也好,英亲王阿济格也罢,他们撤兵都不是出于军事层面的考虑,而是因为政治因素。

    京城里局势越来越不稳了,在双方摊牌的前夕,各方势力都心思活动,想着从中渔利火中取栗,都打起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算盘,以免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占据了先机和大义的名分。

    阿济格回撤,肯定会撤到京城的半径范围之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

    太后之所以没有联合代善等老牌勋贵在这个事情上大作文章,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打算:阿济格撤回来之后,多尔衮的声势和实力一定会超过太后一党,这个时候的豪格虽然不算是“自己人”,却绝对不是多尔衮的人,本着敌人就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才默认了豪格的举动。

    用豪格平衡阿济格,这就是太后的打算。

    既然朝廷能默许豪格撤退,当然不能再拿阿济格的撤退说事儿。

    “英亲王斩杀孙志茂的事儿,摄政王怎么看?”

    这是刚刚发生的一个政治事件:英亲王阿济格把汝州知府孙志茂一刀给宰了!

    英亲王阿济格给出的解释是:孙志茂劳军不力,屡次敷衍塞责,且又多有出言不逊之举,斩之以儆效尤。

    这样的杀人借口,实在太牵强了。

    那孙志茂是河南汝州的知府,阿济格是湖广的统帅,本就没有为阿济格筹集钱粮的丁壮的任务,大军所到之处随随便便拿出一点钱粮意思一下也就可以了,何来“劳军不力”的说法?而且你阿济格才刚刚撤到汝州,怎么就“屡次”敷衍了呢?时间上也不允许啊!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孙志茂对你这个亲王不是足够的尊重,你最多也就是喝骂他几句也就算了,怎么能够直接一刀给杀了呢?

    这种事儿,只要稍微有一点点脑子就可以知道,必然是因为阿济格撤退的太过于匆忙,后勤给养严重不足,不得不勒索地方,不得不强行命令地方官员筹备钱粮。在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的情况之下,小小的汝州知府根本就拿不出足以供应几万大军的后勤给养,于是乎阿济格就把府库给抢了。

    纵容士兵哄抢地方官府的府库,孙志茂肯定急眼呀,于是冲突就产生了,阿济格索性直接把孙志茂给宰了,随随便便安一个罪名而已。

    一个小小的知府,怎么敢顶撞阿济格?又怎么会公然得罪一个带兵的实权亲王?

    孙志茂死的冤啊!死了之后还被阿济格扣上一个罪名……

    在当前这种大形势下,太后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区区知府就和阿济格撕破脸,还得强忍着内心的不快为他开脱:“既然那孙志茂对英亲王不恭,杀了也就杀了吧……不过那孙志茂终究是朝廷命官,擅自斩杀终究需要一个说法……”

    在太后的口中,擅自斩杀朝廷命官,已从极大的罪行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