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林书记的想法(第1/2页)  布衣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布衣人生最新章节!

    孙明东便道:“哦?说说看。”

    孟庆德也看向了林哲宇。

    林哲宇轻咳了一声,道:“前一阵子,孟记跟我提了一些工作方面的要求,我也是受孟记的启发,才有了这么点想法。那我就把我不成熟的一些想法向两位领导汇报一下。”

    林哲宇这么说有两层意思,如果孙明东对自己的想法感冒,那孟庆德这位纪委一把的功劳必须带上,反之,黑锅也由孟庆德背。利益与风险并存嘛,林哲宇有些不厚道地想。

    孙明东和孟庆德都是微微一笑,林哲宇的这点小心思他们可都是清楚得很,只不过孙明东现在对林哲宇的态度是考究和试探,倒没有什么太大的成见,所以自然地便认为林哲宇不贪功。

    林哲宇道:“纪检工作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就是查处腐败分子,其实纪委干的可不仅仅是这些,纪委的职责是查处违纪违规。那么,并不是腐败了触犯刑法了才去查处,况且腐败也没有那么多如牛毛,更多的是一些违规现象。我就在想,如何减少甚至杜绝这些违规现象呢?当然,一蹴而就不现实,只能通过严格的制度、常态化、多样化的监督和一些实际案例的查处同步进行,才能逐渐取得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作为纪委人,应该分析这些变化,真正发挥纪委的作用。”

    林哲宇的这番开场白引起了孟庆德的共鸣,孙明东也是微微颌首表示赞同,有这样的态势,林哲宇的话就更加顺畅了:“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官员都在感叹为官不易,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区,更是一种态度不端正的行为。为什么说为官不易?如果是从取得实绩的角度出发,倒也无可厚非,发展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哲宇说到这里,稍作停顿,这番话的意思就更多了,为官不易,原本如此,其实这些感叹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家政策的收紧,另一方面也是从升迁的角度去考虑,诺大一个官场,人人都有进步,自然不可能。不过后面提到的发展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倒是引起了孙明东的共鸣,这也是林哲宇变相拍了孙明东一记,诗海的发展有目共睹嘛。

    林哲宇又道:“为官不易,我觉得有必要改一个字,那就是把‘易’改为‘为’。这也正是我个人认为纪委工作的另一个侧重点,为官不为的现象日渐突出,比如要担责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没油水的事情能推就推,非亲非故者的事情,能拖就拖,这些都是典型的不作为。政府公信度的下降与这些现象不无关系,有的地区甚至于干群关系紧张,更是把为官不为的害处推到了极致。”

    孙明东似乎被吸引住了,插了一嘴:“你觉得不作为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

    林哲宇不假思索道:“刚才我举的三个例子都是不作为的典型,具体说起来,除了典型的不作为以外,还有几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慢作为。主要表现在推诿拖延、效率低下方面。一些本来能够顺利解决的工作,不认真履职,踢皮球,甩袖子,一派官老爷作风。第二种是庸作为,表现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方面。一些职能部门把关不严,打人情牌,损公肥私,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种是懒作为,消极怠工,纪律松驰。上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玩游戏的,看电影的,上购物的,人在曹营心在叹,有的表面看忙忙碌碌,实际上毫无效率,得过且过。”

    “为官不为的背后其实仍是腐败不正之风,领导干部手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权力,为官不为的现象表明了一点,那就是表明有些干部在先例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这些我认为都是日后纪检工作的重点。有的客商感叹,以前只要打点到位,办事还比较方便,现在虽然不用打点了,事却更难办了。这无不说明,为官者的观念需要转变。人都有惰性心理,一旦形成习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