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 投靠大明的蒙古三部(第1/2页)  残明虎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果然,回到大营的多尔衮,见到的是一张张焦急的脸,和一些闪烁的眼神,冷哼一声后召集众将议事,多尔衮毕竟威望甚重,很快就压下大伙的情绪。

    却说草原上最近有些奇怪,科尔沁草原的一处牧场,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奇垒氏部落,一个多月前就有人赶着牛羊,去远方寻觅新的牧场。

    这本来没啥稀奇的,各部落都是如此,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本来就是大家的生活习惯,可这次有些怪异的是,随着十来户人家先行,几天后三三两两结伴迁徙的人越来越多。

    等到周边部落发现时,整个奇垒氏部落,已经没人了,拖家带口的全部迁徙,这是只有大灾年景才有的事啊。

    况且蒙古草原上水草最丰美的就是科尔沁地区,从来只见别人迁徙到这里,何曾见过这里有部落迁徙出去。

    此时的草原还没有后来满清全面控制那么森严,虽然皇太极称帝后对蒙古诸部细分了诸多,各部落以旗的存在开始盛行,可依然保留了许多原本的习惯。

    清朝还没开始大规模的整合蒙古诸部,科尔沁部落作为满清最强大的后盾,历来受到皇太极的信任。

    故而对这里的监视也是最少的,这里的几个大部落本身就和女真人关系良好,从努尔哈赤时代就是如此,互相通婚,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清朝一直说的满蒙一家,其实就是和科尔沁诸部是一家人,满清贵族在当时基本上都是和科尔沁诸部通婚的,爱新觉罗的血脉中,至少有一半是蒙古科尔沁的血脉。

    皇太极的皇后和最宠爱的妃子是科尔沁的,掌管清廷数十年,培养两代帝皇的女人,是科尔沁的,故而谁也不会去想这里有部落会投靠明朝,举族迁徙。

    周边部落至少惊奇,没人去想他们叛逃了,以为发生了什么灵异的事,长生天让他们迁徙走了,这在蒙古草原并不罕见。

    虽说此时的蒙古诸部,大多信奉密宗,可原来的长生天信仰并没有丢弃,只是和佛教融合在一起罢了,就像汉人把道教和佛教融合在一起一样,既给菩萨烧香,也给神灵磕头。

    掌管部落的除了首领,还有像巫师一样跟神灵沟通的人,若是这些人建议迁徙,一般部落许多人都是赞同的,这在草原不少见。

    奇垒氏走了,先是零散地探路者,随后就是大批的跟进,向着西方迁徙,转而南下,长城古北口外,同样两支部落再此等候,正是那两个万户统领的部落。

    三方汇合后,派人前往古北口报讯,早接到命令的守军,在勘验了信物后放开关门,三部老幼妇孺全部被接进关内,安置在早已备好的驻地。

    海兰珠带着十来位蒙古族侍女在此,亲自主持三部人员安置,并带来娜木钟巴德玛奇垒氏的问候。

    原本还心惊胆战的妇孺们,不知道自家的男人为什么迁徙,到了这里才知道,见到这位草原上艳名远扬的明珠,渐渐放下心。

    三部健壮的男人没有进关,而是接受指令继续向西,杀向张家口,守在那里的女真人蒙古人,根本没想到杀机会来自自己的后方。

    见到蒙古人到来还以为是援兵,被打的出其不意,很快就被夺取城池,基本都被制服,除了几个机灵的,其他没人能逃脱。

    而此时的卢象升也开始大举进攻蔚县,只有千人防守的蔚县,根本守不住,双方汇合后一起向怀来方向缓缓压上。

    多尔衮此时正醒悟过来,开始准备撤军事宜,可接到消息后路已断,明军汇合蒙古骑兵断了他们的后路。

    当晚商议后,多尔衮当即决定,明日不撤退,而是转向东南,向着房山方向突围,杀进河北再说。

    这一晚许多人都失眠了,浩齐特部左旗,嘎必雅图坐立不安地在帐篷中纠结,心腹牧仁见状,低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