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五章 到达南京城(第1/2页)  残明虎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子强闻言顿时高兴起来,拉着吴梅村去见懿安皇后,这也算假公济私一回,吴梅村笑道:“五弟还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外臣如何敢冒失的去见凤驾,那可是失礼的啊。”

    虽是这样说着,但还是跟着去了,不过没进去,就在外头磕了头问候一声,懿安皇后柔和的声音传出来,好生鼓励了一番,不外是公忠体国之类的话。

    到了南京后,宫中早就做好了准备,那些留守的宫女太监高兴坏了,要知道他们在这等于是发配,没了主子的内侍们跟野狗没区别,谁都能踩你两脚。

    现在好了,随着懿安皇后等人的到来,他们算是有了主人了,往后那些守卫的士卒们再也不敢随便欺负他们了,这就是所谓的打狗也要看主人的事了。

    虎卫一到马上就接管了宫中的守卫,徐文爵对此毫无意见,现在的陈子强可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还要靠老师替他疏通关系的小人物。

    同样是勋贵的身份,还是如今北京那一批勋贵捧着的人,他徐家两个国公,定国公徐允帧正是在北京,虽说各干各的,可毕竟都是徐达的子孙,总有联系不断的。

    魏国公徐宏基今年刚刚去世,他的儿子徐文爵继承爵位,也是刚刚承爵的原因吧,他并不能像他老爹那样收复军心,成为南京城的龙头老大。

    这位在历史上投降满清的公爵,其实挺悲哀的,早几年继承爵位还可能掌握住南京的军队,可刚刚继承爵位就遇上满清入关。

    南京城极为坚固,军队数量也丝毫不逊色于北京城,地处江南膏腴之地,南京城中粮草并不缺,可守卫城门的守备忻城伯赵之龙却大开城门,跪地求降,余下的人见大势已去,谁还肯反抗。

    不过徐达的子孙确实没常遇春的子孙有骨气,徐家两个公爵,一个在北京被李自成杀了,却不是死在战场上的,另一个投降满清,最后被夺去爵位,废为平民销声匿迹与茫茫人海,说是善终,可总觉得白瞎了祖宗好大的名声。

    而常遇春后人则不然,最后一代怀远侯常延龄在崇祯十六年,招募乡勇抵抗张献忠,满清入关后,同样身在南京的常延龄对把控朝政却无能的马士英,阮大钺极为愤怒,上表弹劾却没人理会,只好辞官回家种田去。

    清兵进入南京后征召他为官,被他拒绝,一生做农夫也不侍清朝,倒是不负祖宗铁血的遗传。

    徐文爵本就软弱,如何会和如日中天的陈子强对抗,其他勋贵更是不愿跟着新贵起龃龉,早知怀远侯刚正不阿,陈子强到任后,到兵部交接完马上取出圣旨。

    这可是他离京时缠着内阁诸位要的旨意,只见他笑眯眯的叫道:“怀远侯常延龄,忻城伯赵之龙听旨。”

    莫名其妙的两人从未得到一点消息,被这圣旨弄得一愣一愣的,常延龄虽不知何事,却马上回过神来跪下接旨,赵之龙是被人提醒着才醒悟过来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革去忻城伯南京守备之位,由怀远侯常延龄接任着锦衣卫拿下赵之龙,押赴京师北镇抚司审问”

    原来锦衣卫收集到赵之龙贪污军饷,缺额冒名等罪状,早就想对他动手了,正好陈子强南下交给他来办。

    内阁原本不同意由锦衣卫接手案件,认为应该由刑部来办理,陈子强缠着他们说:“这混蛋得好好治治,咱们下了那么多新规矩了,他还这么干,不来点狠的,人人都效仿啊。”

    范景文和方越贡当时最反对,说:“国有国法,若赵之龙只是勋贵,交给北镇抚司可以,可他现在不仅是勋贵,身上还有着守备的职务,锦衣卫这一插手,不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整顿吏治,而是厂卫又重新干政吗?”

    陈子强找出的理由是勋贵历来和文官不对付,交给刑部恐怕其他勋贵的反弹更激烈,明明只是贪污的事,到最后会形成勋贵抱团抵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