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中计(第1/2页)  孤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令众将校速来见我!”望着南面滚滚浓烟,范明脸色难看。

    他说完之后,立刻转身回帐,脚步急促,袍子随着步伐快速鼓动,被风扯得有些歪斜。“快!与我拿地图来!”

    来到案前,范明焦急踱步,不断催促左右。待侍卫找来地图,他一把夺过,推开侍卫,急急铺于案上。

    “为何,为何郑贼会出现在吴境,为何郑贼会截我粮草!”范明气急,面色通红,白须乱颤,干枯的手指重重敲打在地图上。军粮在吴境官道被劫,督粮官战死,这让吴军本就不堪重负的军需后勤更是雪上加霜。

    众将校得令之后陆续赶来,掀帘而入。他们来时皆已听闻截粮之事,个个面色凝重。

    这时,支梁入帐,他一到,便大声进言:“相国,行军以粮食为首重,粮草不足,三军必乱!如今粮草被截,粮道被阻,运送辎重已不安全,须派遣一军,扫清贼寇,重新打通官道。”

    一众将校皆点头说是,赞同支梁提议。也难怪他们会如此心急:长途远征本就缺粮,加上吴地山路崎岖,运粮不便,吴军士卒已经开始喝粥了,此时一旦断粮,必会激起哗变。

    随着众人入帐,范明也慢慢冷静下来,他缓缓落坐,居于主位之上,扫视在场众人,说道:“支梁此言,正合吾意。诸位以为,派谁去为好?”

    支梁挺胸而出,沉声说道:“末将不才,愿为相国讨贼!”

    范明既没有否决,也没有答应,而是反问道:“卿打算如何讨贼?”

    支梁说道:“溃军来报,截粮者约千余众,皆是轻骑,来去如风。如若遣大军剿之,声势浩大且行军不便,恐贼人望风而逃。不如拨与末将三千众,皆为轻骑,快马前去,不叫贼人走脱,定能胜!”

    范明抚掌而笑,对支梁所献方略很是赞赏,他开口道:“好!就依支梁所言!我再调两部骑营与你,加上你本部人马,整好三千轻骑,莫要让我失望!”吴国山地,马匹稀少,此刻吴军上下统共也就四千来骑。除去斥候与传令兵,营中余下骑手也就三千六百余骑,这一下,几乎等于把营中所有骑卒都拨给了支梁,足见范明对其看重。

    支梁单膝拜倒在地,大声说道:“末将定然不负相国厚望!”

    拜完之后,支梁面色庄重,上前两步来到案前,双手接过虎符,而后就这么捧着,大步出帐离去。

    支梁做事,雷厉风行。他一出帐,便火速赶往本部曲扎营之处,踢醒手下曲c屯之长,勒令鸣金,喊醒各曲士卒,同时立一沙漏,一刻之间营门集合,未到者不问缘由,皆以军法处置。而后他手持虎符大步出门,去其余两部扎营之处,也如法炮制,下达同样军令。

    命令下完之后,支梁便按剑肃立于营外辕门处,其左右两侧各站有一列军法吏,皆手持利剑,面容严肃。众人就这么静静等待。

    营内一片嘈杂,营外一片寂静。

    时间流逝,一刻已过。沙子一漏完,支梁立刻上前一步,目光如刃,锐利刺人,他扫了面前的阵列一眼,大声下令道:“各部清点人数。”

    人数点毕,果然,除了支梁本部人马全员到齐外,其余两部都差了些许。

    “军法吏。”支梁冷冷开口,凌冽如寒风。

    “诺!”

    “依军法,未到者,皆领五十鞭。”

    于是,一众军法吏越过军阵,突入营中,将未按时到达者拖出,捆绑于柱,随后各鞭挞五十,一鞭不少。

    一时之间,辕门处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在场众人闻声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见目的达成,支梁翻身上马,率军驰于官道,朝南浓烟处进发。

    只花半日,支梁便抵达截粮处。先锋下马上前查看,发现大路已被烧至漆黑,大量粮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