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南征归(第1/2页)  孤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军启程,入驻河上大营后,郑胡与郑龙在一众亲兵短卫护送之下,回到了新郑。两人步入郑宫,直至后殿,一齐拜见了夏老太后。

    夏老太后身为郑氏之长,人虽老迈,但却显得十分精神。此刻,她见着自己儿子平安归来,十分高兴,一手拉过郑龙,另一只手拉过郑胡,让两人坐在她的边上,一阵问长问短,而后听郑龙说道北伐燕国的军旅之事。

    聊着聊着,她便想到与郑龙同去,却未同归的长子郑长卿。两个儿子领军而去,结果只回来了一个,自己要承受这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想到此处,悲从中来,她不由泪流满面。

    见此,郑龙c郑胡大惊,赶忙相劝。两人花了好大力气,才让老太后止住哭声。

    待心绪平复之后,老太后长叹一声,看着郑胡说道:“长卿虽撒手人寰,好在育有你兄弟二人,加之有你二叔在一旁辅佐,照看一二,我郑国倒也无忧。如今你回来了,这是好事,就是你申弟苦了点,遭此劫难,颠沛流离。”

    郑胡闻言,立马一脸愧疚,抚着夏老太后的手,说道:“祖母太后,此事皆怪孙儿无能,竟让吴贼把吾弟夺了去。还请祖母太后放心,孙儿定会想办法夺回申弟,好让一家人齐聚新郑。”

    夏老太后深深地看了郑胡一眼,笑了笑,说道:“我并未怪你,你申弟虽被虏了去,但至少还活着。罢了,吴君是他舅舅,想来不会为难于他,若他在吴国待的还算舒服,你也不要太过强求,随他去吧。”

    郑胡轻轻放开老太后的手,一正脸色说道:“孙儿谨遵祖母太后教诲。”

    听到郑胡回话,老太后脸上一片平静,看不出喜怒哀乐。她把身体靠入软点,缓缓闭上了眼睛,呼吸轻匀,仿佛睡着了一般。“我有些乏了,想要睡会,就说到这了。你们若忙,就不用陪我这老太婆了,去吧。”

    “是。”郑龙c郑胡答应一声,鞠身告退,两人不发出一点声音,轻手轻脚的离开了后殿,出了大门便各自离去。

    郑胡回寝宫去了,而郑龙直出宫门,准备回河上大营。他一出郑宫,早已等候多时的郑成便领着一干亲卫短兵,牵马快步迎了上来。

    郑龙翻身上马,众人紧跟其后,待出了城,行至一偏远之处,郑龙开口问道:“郑成,我让你把《战论韬略》给抄上十遍,你可抄完了么?”

    此刻郑成正驾马紧跟郑龙身后,闻言赶紧答道:“已抄完了,父亲。”

    “那我便再交代你一件事。”郑龙漠然说道。“今晚,夜深之时,找几个亲信之人,把军中之棺抬入寝陵,再把先君假棺换出,秘密销毁,务必做到神鬼不觉,无人知晓。”

    郑成听了大惑不解,压低嗓音,问道:“父亲,这正是新君把柄,为何不利用一二,反要替他善后?”

    郑龙冰冰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君主之威,关系一国尊严。倘若假棺之事暴露,固然会让新君威严扫地,但也会使得国家动荡,实在得不偿失。朝堂之事朝堂可决,不要使用此等小道。”

    随后,他又道:“此事由你负责,倘若有半分差池,我便唯你是问,你可听清楚了?”话语之间,杀气凌然。

    哪怕身为郑龙嫡子,面对这番话,郑成也不由打了个寒颤,吞了口唾沫,说道:“是!定不敢负上将军之托!”

    自上将军凯旋之后,郑胡回宫,郑龙归营,两方再无交流。至此,郑胡数日不开朝会,不见人影,深居宫中。众臣皆知郑胡是在等征南之师归朝,有别有用心者,欲以不可荒废朝政为由,奏请郑胡再开朝会。怎奈上将军郑龙与正卿魏钧均是默不作声,只能作罢。

    今日入夜,大道宵禁,新郑一派宁静,偶闻犬吠之声。终于,执金吾季义领着大军归来。他马不停蹄,当即直入宫中,面见郑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