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伊藤商社公事人员(第1/3页)  穿越之东北抗联一路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翰章将军是一位英勇的共产主义战士,出身满族地主阶级的他,自幼衣食无忧,聪敏好学,14岁就脱颖而出,在敦化县全县考试中,获得成人考试的第四名,将军爱国爱民,在学校时就有理想有追求,曾经说过很多感人的话,但笔者最为感动的是;“我立志投身教育,教书育人,使我们国家更为强大,但是如果祖国被帝国主义入侵,我将投笔从戎,用我手里的枪,身上的血,和侵略者战斗。“陈将军家境富裕,长相英俊,出身正黄旗,如投靠伪满溥仪政府,必定得到重用。但陈将军选择了救国救民武装斗争的道路。他是作为文职人员加入抗日队伍,后被我党培养为中*员,经过战火的磨砺很快进步为抗联的优秀指挥人员,他打仗爱动脑,所以胜仗不断,据统计,光是他指挥的大小战斗,就消灭了日本军人数千人,抗联击毙的最大军衔,日军少将就是他指挥消灭的。曾有一场战斗,逼迫日军残余自己互相刺杀而死,可见将军威名。日军很是敬畏,对他没有称呼抗匪,一直称呼陈翰章将军。

    进入39年抗联低谷期,日伪封锁加强,陈将军仍指挥了几场胜仗,但敌人势力过于强大,得不到休整补给的队伍越打越少,但将军仍旧遵照39年9月一路军会议指示要求在今天的宁安,敦化,镜泊湖一带游击,(为了畅通抗联与苏联共产国际的联络),没有转移和赴苏休整,最后因为叛徒(又是叛徒,一个女兵饿的下山找吃的,被敌人抓获叛变)被敌人包围,陈将军为了掩护四名女兵突围,带领仅有的14人,几次击退敌人,毙敌几十人(这战力可不是今天的神剧,是极为真实的。查过资料,他当时面对的是关东军甲种师团抽调组建的守备队,不是军警宪特)。最后战至将军一人,敌人喊话,仍痛斥开枪不止,遂被敌人击倒,被抓后仍大骂敌人,被挖舌剜眼后刺死(每当想起这些,心里都大骂日本人,将军长相英俊,学业优秀,现代来说就是男神加学霸,战力强悍又机智果敢。英雄不该离去啊,种菜每每痛惜,给儿子讲诉什么是英雄时,总是感动)。敌伪后来将陈将军斩首和杨靖宇将军的头颅一并在长春存放。2011年被隆重迎接回故乡安葬(这里建议爱国男儿们有条件时一定要带自己的儿女去瞻仰拜祭)。

    传看完电文抄件,四人党委成员讨论怎么营救或者联络三方面军,知道这段历史的黄振华举手先讲了他的看法;“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期,要陈军长继续维护和共产国际的联络通道而在敌伪封锁里游击,这一考虑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天气虽然暖和了,但敌人仍旧残酷绞杀,不知道他们是个什么局面呢,我的意见是,保存可贵的力量吧,一定要去接应回来,到二龙山休整,待时间合适再出山打击敌人。”话音刚落,曹亚范高声说道,“我附议,也是这意见。”魏拯民举手表示同意,杨靖宇也举起手同意。然后开始讨论怎么去接应的问题,曹亚范说老规矩伪装日军,或者伪装商社人员,但是得慎重考虑,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行,振华表示赞同。因为商社还没有组织商队出行过,濛江刚开始繁荣,没有货物需要交易到300公里外的敦化去,所以这第一次怎么进行需要和达利海商量才行,因为必须要熟悉来往物资行情,伪装才能成功。

    很快四人通过了初步意见;明日黄振华和曹亚范去濛江和达利海商议,回来后曹黄二人拿出方案,通过后才能施行。

    第二天曹亚范和振华带着刘守义、全没牙子起了个大早就出发了,一路坎坷骡马路,上午九点到了濛江城门,照例是周家才迎接到官署后院落座,茶杯刚端上,达利海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进屋刚落座,达利海就问道,“怎么办,需要我做什么,黄先生?”黄振华有些感动,这个地主出身,又做过土匪的满族人,一颗仗义之心叫人敬仰,他虽然不是抗联,只和抗联属于合作关系,出发点也是找个强援,为了将来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