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七章 传功!(第1/2页)  我的肉真不好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为武德?”

    “武,止戈为武。德,以仁、义为核心理念;以上、止、正为行为操守的言行举止。”

    “习武之人必备素质,是百折不挠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勇往直前地追求和人生炼狱般的苦修,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习武之人视武术为生命,绝不容许半点践踏和亵渎。

    习武之人性情孤傲,因为他心中有武术,有追求,更有干不完的事业,有太多的充实。

    习武之人性格爽朗,豪情奔放,且最具古道热肠,义簿云天,可以开怀畅饮可以针砭时弊,直言不讳,有时也常常青梅煮酒论英雄……

    故,今日这一课,为师就给你们好好讲一讲什么叫做习武之人,什么是武德!”

    言大师在一间三十平米的小屋里,立于讲台,侃侃而谈。

    他时常引经据典,又时常之乎者也,话语玄妙且空洞,众人不甚明白,但仍听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对方的口才很好,胡天海地的乱吹,以为是什么大道理,纷纷拿笔认真记下。

    李德明不爱学习。

    次次考试都是全年级倒数。

    若不是李德明父母一直在后面逼着他,他连学都不想上了,像作业什么的,有心情就写点,没心情就拉倒。

    然而,此时此刻,李德明却如一个三好学生一样,坐在第一排,认真的听,认真的记,三块钱一个的大笔记本,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写满了半本,这份刻苦劲,若是能用在学习上,也不至于次次考全年级倒数,不说当个优等生吧,但混个中等生,还是没啥问题的。

    教室里的人不多。

    除了李德明这位泰和道排在第三十六名弟子外,还有十几个师兄,一脸认真的望着言大师,听得如痴如醉,有时还做恍然大悟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真谛。

    这也让李德明对这些师兄感到很是钦佩,言大师话语的意思,凭李德明的智商,只能勉强理解十分之二三,所以才不辞辛苦,将言大师的话,一字不漏的记下来,把这个笔记本视若绝世秘籍一样,日夜反复地研读。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言大师看了看手表,正好二十分钟。

    “恭送老师!”一位年长的师兄带头起立,李德明也连忙跟着站起,对言大师鞠了一躬。

    “老师!”李德明快速收拾了一下,追上言大师,说道,“老师,弟子有一事想要请教老师你。”

    “何事?”言大师和煦地一笑。

    “这半个多月以来,弟子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不知弟子何时才能上实战课,学到真本事呢?”李德明问道。

    言大师淡笑道,“为师不是说过了吗,理论乃是基础,就好似要想学国术,就必须先从基本功下手一样,短则一两年年,长则三五年。而为师所创的泰和道,虽说与国术大相径庭,并不太注重基本功,但却极注重理论知识,何时你能学明白理论知识,方为小成,到时候你在修炼泰和道时,便能遂心应手了。”

    “那弟子何时才能学明白理论知识,达到这小成境界?”李德明问道。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言大师腹诽一句,但表面却是和煦如春风,笑着说道,“不急,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足矣。”

    “这也太久了吧?”李德明眉头微皱,距离开学就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他就指望着能学成泰和道以后,揍得王小纯哭爹喊姐姐,跪在地上,冲自己摇尾乞怜,高呼“雅蠛蝶雅蠛蝶”呢。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速成?”李德明问道。

    言大师:“速成什么?”

    “让我快速学成泰和道,变得强大起来!”李德明攥了攥拳头。

    “正所谓‘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