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有必要掺和一下(第1/2页)  重生之我真不是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旦是北方戏曲行当中旦角的一种,角色大多都是性情活泼的年轻女子,动作灵巧,伶俐敏捷。

    历史上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四人,最擅演青衣花旦花衫各行当,被称为四大名旦。

    像晴雯这种,便是泼辣机敏的小花旦。

    后来,在影视圈中,媒体也经常爱把比较出名的年轻女演员称为旦角,而且特别矫情地也爱排个四大。

    比如,在咸鱼的印象中,再过不到一年,2002年1月,《岭南都市报》便会旦疼地整出“四小花旦”评选来,分别是赵微、章子依、周逊和徐净蕾。

    实际上要按照作品来说,四个人还有很多青衣花衫刀马旦之类的影视剧角色,可是媒体为了眼球,是啥噱头都能搞得出来的。

    自从这个四小花旦出来以后,媒体便迷上了此类胡评乱选。

    2009年,滕讯联合百家主流媒体评出了新四小花旦,分别是黄胜依、刘亦非、杨密和王洛丹。

    2013年,《岭南娱乐周刊》评出新生代四小花旦,分别是:按住拉贝鼻、杨密、刘师师和倪尼。

    2016年,《岭南娱乐周刊》又评出90后四小花旦,分别是:正爽、周冬语、关格格和扬紫……

    2018年……,央视爸爸居然也来凑热闹……blabla……

    不说了。

    这些评选即吸引眼球,又能带来收益,是平台和演员双赢的局,反正各方神仙都是乐此不疲。

    咸鱼记得,在青春文学或者说网络文学方面,前世也应该有过类似的称呼。

    比如“四小天后”“六小公主”“八小玲珑”以及“三十二小当家”什么什么的。

    何唯佳当年就曾跻身其中,后来一鸣惊人。

    而这些人中,以“四小天后”最为知名。

    当然,也有过一次名为四小花旦的专门评选。

    这次评选的时间大概是在2007还是2008年,是新郎还是瘦狐搞的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同时入选过四小天后的那位,也赫然在列。

    这位后来还因为某些作品,争议非常大。

    可见网文这种事情,基本上是各花入各眼,所以越到后来越是众口难调。

    此时听到正弦说榕树下把作品集定位成花旦风格,咸鱼心中咯噔一下。

    榕树下的操作,自然是按照作者的性别、风格来的,他们既然说是花旦风格,那便肯定有类似的策划方案,说不得也许会一起推出几个女作者的作品,提前营造出网文四小之类的来……

    从创意上来说,咸鱼真的挺佩服榕树下的编辑们。

    尤其佩服榕树下的创始人朱伟廉。

    这些先行者完全是抱着对文学的热爱在进行这项工作。

    比如红大米手机里的一篇文章就提到,朱伟廉一次去伦敦出差,还不忘榕树下文章的编辑和发布,一晚上国际长途费便高达7000英镑,当时差不多要10万软妹币。

    当然,这种是土豪的人生追求,一般人学不来。

    但也能看出榕树下真的是用心在做这件事。

    而朱伟廉招过来的那批人,像厉捷(安尼宝贝)、陆金波(李浔欢)、陈腕宁(宁才神)等,本身都是网文的鼻祖级人物,所以眼光、行动力自然都是一等一。

    陆金波是榕树下的主编,陈腕宁则是运营总监,历捷是榕树下电子杂志的主编,再加上著名作家陈邨任艺术总监,朱伟廉主持大局。

    此时正是榕树下的黄金时代。

    无论这个花旦的想法是陆金波还是陈腕宁想出来的,咸鱼都不奇怪。

    因为在前世,陆金波离开榕树下以后,陆续成立万容书业、菓麦文化等,常常以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