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人马蹚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第1/2页)  大明首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首相最新章节!

    宣大总督节制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镇,是国朝仅次于兵部尚的统兵大员,常以兵部左侍郎衔总督宣大,甚或有以兵部尚总督宣大者,故获任宣大总督者,如无意外,即为兵部尚不二之选。

    按例,秋防时总督驻节宣府。这天一早,一匹快马重重地喷着一簇簇热气,穿过宣府东门,飞驰般到得总督行辕外,马上滚下一人,手举令牌,高声道:“京师有急递到——”

    宣大总督王之诰正在洗漱,听得亲兵禀报,忙宣使者来见。原以为是兵部塘报官,却见来人是他前不久差到京师打点权要的使者,不觉一惊。使者从怀中掏出一函,捧递过去,才向王之诰禀报原委:“昨夜卑职奉张阁老急召,谒见时,张阁老命卑职火速将密函送呈军门。”

    王之诰颇是不解,边迈步往签押房走,边扯开了函封,借着窗棂透来的一缕晨光,快速浏览了一遍。“来人——”他喊了一声,“请李参议到签押房来见。”李参议是王之诰的心腹幕僚。待他进了签押房,王之诰就把张居正的密函递过去,让他过目。匆匆看了一眼,李参议道:“此与兵部秋防策不合。”

    “谍报倒是也有俺答欲攻腹地之说。可北虏自得赵全为助,屡使声东击西之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人头痛!”王之诰心绪烦乱地说。

    “军门,江陵相公所提,固不能视而不见。”李参议把函放到案上,“宣府、大同若有闪失,军门责任重大,攸关性命;至于晋中腹地,即使北虏突进,饱掠自去,无关大局,朝廷也不会追究军门的责任。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王之诰仰脸上望,不住地眨着眼睛,显然是踌躇难决。

    “学生有一策,可解军门之忧。”李参议道,见王之诰立时伸长脖子盯着他,他面露得意之色,“令苛岚兵备道王学谟等增修城垣、急入收保。如此,宣大守备一切如常,一卒不必西调;万一晋中遭劫,军门事先已有部署,绝无责任。”

    王之诰慢慢靠回椅背上,沉吟不语。因大同镇密迩虏巢,担负着拱卫京师之任;且就地貌而言,大同镇地势开阔平坦,利用地形组织防御较难,故自洪武年间起就在此地广设卫所,布置重兵。大同镇内外长城全长八百里,又陆续修筑了诸多城堡,分为州县及卫所治所、居中应援城堡、长城边堡、腹里收保四类,达七十二城堡之多。无论是增修城垣还是急入收保,不是迎敌,而是避战。王之诰一时拿不定主意。

    “我朝对虏方略就是防御,军门不必踌躇。”李参议劝道,“莫说北虏掠朔、应,即使要攻大同,何尝能出战?想必军门对战例甚了然。”

    大同有名的战例,王之诰自是知晓的。孝宗朝,鞑靼小王子率兵大举入犯,直抵大同城下,大肆掳掠,焚毁代王别业,代王胁迫巡抚冒险出战,结果大败,损失惨重,巡抚革职、总兵斩首。嘉靖中,有一年俺答以数万骑入犯,巡按御史胡宗宪力督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出战,结果深陷重围,全军覆没,二人皆战死。自此,边帅无有主动迎战者。

    “是以北虏若掠朔、应,只要防御得当,城池不失,朝廷不惟不会追究,甚或嘉赏。”李参议又说。

    王之诰缓缓地点了点头。当即,就由李参议执笔,写成令檄,盖上总督关防,令中军即刻传令。

    岢岚兵备道王学谟的衙署在朔州城。衙两旁树着“威远”“宁迩”两座牌坊。这王学谟本是刑部郎中,正受命侦办高拱遇刺案,突然被外迁按察副使。以江南文士到边塞整饬兵备,难免生出流放戴罪之慨。是以王学谟抵任后态度消极,整日诗酒自娱,别无兴趣,忽接总督令檄,他只是扫了一眼,就命吏转发防区各县与各卫所了事。

    过了旬日,有佥事提醒道:“兵宪,莫不如到各县巡视增修城垣一事。”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