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崔家出粮(第1/2页)  明清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俗话说,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平常人看到的只是危险,而只有少数人看到的却是机遇。

    思索片刻,陈恒说道:“银子的事,我来想办法,这段时间保才叔多联系一下附近的地主,争取把周围的地全买下。”

    陈温兆有些担心,问道:“你想办法?小恒,你有什么办法?这可是十万两银子!”

    虽然陈恒这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挣下了偌大的家业,但陈温兆不认为他能筹集到这么多银子。

    “二叔,银子的事,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办法!”陈恒道。

    陈温兆摇了摇头,道:“小恒,要是想不出别的法子,咱们就这么先对付着,等上个一段时间,说不定以后火柴的行市好了,也能凑够这些钱。”

    说话间,表情里带出明显的担心,看着还有些稚嫩的侄子,心里有些心疼,才十七啊!却操这么大的心,担着这么重的担子,一个人支撑着好几千张嘴,生怕这么的压力再压出个好歹来。

    “二叔,放心吧!我有数!”

    陈恒心里有些感动,俗话说:是亲三分向!

    随后他冲杨世晖说道:“先生辛苦一下,再重新统计一遍灾民,不要有遗漏,要把这些人所做的职业记录详细,记一下有多少农户。”

    杨世晖道:“大人放心,杨某明天就办!”

    陈恒点点头,又冲着赵保才道:“保才叔这段时间主要是联系周围地主,另外再派个人去找一下那个崔家粮店的崔掌柜,就说我想请他吃席,这事一定注意保密,地点不能在厂里,也不能在镇上,我看就到临朐县城,时间就定在后天中午。”

    赵保才答道:“小恒,你放心,交给我了。”

    随后,陈恒说道:“大伙还有什么事?要是没事今天就到这里。”

    众人闻言纷纷告辞,随后便各自离去。

    大厅里只剩下陈恒一个人,他低头沉思着,把心中的计划重新推演一遍。

    第二天,崔宁得了信心中大喜,亲自到了县城会见陈恒,见了面寒暄过后,两人经过一番单独密谈后,各自返回。

    五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崔家粮店突然大量的售粮,现在粮价已经涨到了每石五两八钱银子,而崔家只卖四两八钱,和市价相比每石整整差了一两银子。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镇,李昌时也第一时间得了消息。

    在他和粮商们共同炒作下,粮价好不容易到了五两八钱,原计划超过六两银子时,就是他们出货之时,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崔家弄了这么一出。

    小七在一旁焦急的说道:“掌柜,快想个办法吧!据我们买通的那个崔家伙计说,他们今天准备了足足五百石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市场冲击不小,好几个外地粮商本来决定要进我们的粮食,现在反倒犹豫起来。这可不是好的苗头!”

    李昌时踱了几步,说道:“别慌,这事遇到的多了,这样你把外围的伙计全都派出去,另外再联系其他几家粮店,让他们也把伙计撒出去收粮,他姓崔的不是有五百石粮食吗,我们把它全吃进来,让他无粮可卖!”

    “好的掌柜,我马上就去办!”小七应了一声,匆匆下了楼离去。

    不得不说大成粮店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崔家刚卖了几石粮食,他们的外围伙计就到了,这些伙计干脆推着独轮车,手里拿着麻袋挤到近前。

    “我要一石!”

    “给我来两石!”

    “给我也来两石!”

    “”

    崔家的伙计也不傻,一看来的人很多他们都认识,急忙跑去禀报掌柜,崔宁正品着茶水,见伙计匆忙前来,便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回禀掌柜,店里来了其他粮店的伙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