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颠覆性的答案(为‘幸福’加更)(第3/4页)  北宋大丈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禁就怒了。

    “地方为何不赈灾?”

    地方官讪讪的道:“未得许可,不敢放粮。”

    “迂腐!”

    老包雷厉风行的道:“开仓!”

    马丹!百姓都要饿死了你还不开仓,怪不得要造反。

    这是来自于沈安的怨念。

    灾民们听到消息后不禁欢欣鼓舞,有人喊道:“多谢包青天!”

    “多谢包青天!”

    这些欢呼让包拯有些……小小的窃喜,但这个窃喜马上被沈安打破了。

    “这是官家的圣喻。”

    包拯马上就是一身冷汗。

    重臣们习惯性的会忽略皇帝,然后标榜自身,这是习惯,老包也不能免俗。

    可把皇帝的功劳往自家身上扯,包公,您也太嘚瑟了吧?

    “官家万岁!”

    当地的官吏非常有眼色的带头喊口号,气氛渐渐才转了过来。

    肖青在观察着沈安,见他走进了灾民中间嘘寒问暖,不禁摇头失笑。

    你现在不是重臣,弄这个姿态有屁用!

    沈安那边已经召集了不少人,说话的声音渐渐也大了,引得包拯等人赶了过去。

    肖青也凑了过去,想听听沈安说了些什么。

    “……官家听到消息后就忧心忡忡,担心的不行,这不马上就令包中丞赶来了,就是担心大家被冷着了,被饿着了。”

    沈安说着从一个妇人的手中接过孩子,熟练的哄了几下,然后说道:“这孩子还壮实。”

    妇人落泪道:“家里的东西都尽给他吃,大人……大人就忍着。”

    沈安叹息了一声,然后看着这些灾民,问道:“若是能给你们重建家园,你们是愿意去做厢兵还是留在家乡?”

    包拯的心中一震,急忙就近前了几步,想仔细倾听百姓的心声。

    肖青更是不堪,不但靠近了,而且还掂着脚,恨不能马上就听到反对的答案,然后沈安就成了个大笑话。

    随行的人成分复杂,各方的人都有,皇城司的人自然也不缺。

    此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百姓的答案。

    一个老汉出来说道:“听闻每次灾荒,精壮都要被编为厢军,此后就衣食无忧了,这是好事……”

    肖青只觉得心口猛地热了一下,那股子狂喜就忍不住奔涌上来,让他面色潮红,身体颤抖。

    这是什么?

    这就是铁证,证明你沈安坚持的就地安置方案是个错误的铁证。

    等消息一回禀,沈安,官家再欣赏你也不行,无数人会因为你破坏了祖宗之法而群情激昂,这股子力量能让你成为过街老鼠。

    随行的人各自神色不同,但不少人都是轻松。

    祖宗之法好啊!

    大家照着办事就完了,偏你沈安多事,这不大家还得下来统辖赈灾和重建,这都是麻烦啊!

    沈安依旧淡定,甚至还面露微笑的鼓励着老汉。

    老子前世就曾经是多年的吊丝,会不知道底层百姓的心态?

    老汉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了自己的想法:“家再破、再穷,可那也是自己的家呢!这山这水这土地,小人都熟了,做梦都不会认错,不会走错,死了就想埋在这里……”

    他抬头,脸上的沟壑纵横,诚恳的道:“贵人,若是贵人能见到官家,还请贵人帮小人求求官家,只要能果腹,小人……小人等人愿意留在家乡……”

    包拯只觉得心脏仿佛是被重锤敲击了一下,呼吸顿时一紧。

    肖青一下就握紧了双拳,然后有些茫然的看着那些人。

    那些百姓。

    “对呢!外面再好,可也没家乡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