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纵死犹闻侠骨香(求推荐)(第1/2页)  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掌牧官杨陆凯连忙向卢象升作了个眼色,那意思仿佛是在说杨嗣昌毕竟是兵部尚书,是崇祯皇帝的辅臣,不可以太让他下不来台。

    卢象升会意,深吸了口气,用较缓和的语气道:“文弱兄,你刚才说的强汉盛唐的时代距离大明太远,借鉴的意义不大;最接近我朝的汉人朝代是宋朝,南c北宋先后曾与辽c金c元议和,文弱兄也是博学之人,想必你也知道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此为千古遗恨,也是我朝公议,难道阁下想让宋朝之事在我朝重演么?”

    崇祯朝的朝堂官员们最怕被人们指为投降派,杨嗣昌闻言,立刻“反唇相激”道:“建斗兄,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国家局势日益艰难,你以为我不想打么,可是洪承畴c孙传庭的人马,皇上要留着剿灭流贼,户部空虚也无钱拔给将士们,我们兵部现在是既无兵马,又无钱粮,就算我想打,拿什么去打?”

    “好一个‘壮志难酬’的杨本兵,你既然问到我头上,我来告诉你,你身为本兵,应该摸清楚敌人的实力c战略意图,进攻的主要方向;”

    卢象升哈哈大笑,指着杨嗣昌痛斥道:“建虏此次破关而入,有多少兵力?其目的是像崇祯二年那样骚扰一番,还是占据府县,与我大明长期对峙?”

    杨嗣昌被卢象升说得“哑口无言”,他摸了摸脑袋道:“这些情报c间谍工作一向是由锦衣卫c东厂来负责的,我们兵部管不了“

    卢象升被杨嗣昌气得满脸通红,有如连珠炮般质问他道:“文弱兄,你一直说没钱没人,建虏早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的时侯,就已经绕过关宁锦防线,从喜峰口破关而入,关宁锦防线每年花费了我朝大量的钱财物资,现在成了个聋子的耳朵一一摆设,你为何不向皇上进言“

    杨嗣昌楞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关于关宁锦防线的事情,而是“避重就轻”地道:“对于此次建虏从坛子口长城破关而入,兵部有过预案,派蓟辽总督兵部侍郎吴阿衡去坛子岭镇守,他在当地训练士卒,修缮城墙,稳固防守,但事前谁也没想到,建虏的主力会选择从坛子口入寇“

    卢象升听到这里,向北方摆了摆手道:“吴隆徽(吴阿衡的字)在坛子口抗击建虏而死,确是英烈千秋!“

    卢象升顿了一下,续道:“文弱兄,就算你事前没有想到建虏会从坛子口突破,然而,既然建虏大举入寇,你也应该疏散沿途州县百姓,积极组织防御力量,挫败建虏气焰,让他们‘知难而退’!同时积极组织勤王军队,一旦敌人撤退,从后面掩杀,就算不能全歼建虏,也让他们不敢再轻视大明!“

    杨嗣昌说不过卢象升,摆摆手道:“老公祖既然如此固执已见,学生也无话可说,告辞!”

    卢象升“斩钉截铁”地道:“不送!”

    杨嗣昌c卢象升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说,就此决裂。杨嗣昌前脚刚走,王仆本来就不愿意跟着卢象升吃苦,现在收到了兵部的调令,马上来向卢象升告辞。王仆这一走,卢象升的标营加上宣府c大同总兵官杨国柱c虎大威的兵马,合计只有八千多人。杨嗣昌恼恨卢象升当面顶撞他,连这几千人马的粮草也停止了供应,卢象升几次给兵部上书,都没有人给他任何回应。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保定c真定一带靠近京畿,京城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当地的官员早早地就知道了,卢象升被杨嗣昌c高起潜排挤的事情,早已传到当地的官员那里,他们为了不得罪杨嗣昌c高起潜,不让卢象升的队伍进城,也不供应他们粮草。

    卢象升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从各部里派人去挖些树皮,草根来吃,连卢象升也跟着一起吃这些。然而,就连树皮c草根数量也有限,不能敞开供应给大伙。卢象升标营里的一个军校饿得狠了,跑到附近乡镇偷了一只鸡吃,被卢象升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