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第二十六章(第1/4页)  五帝城修仙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濯抬起头,去看来者是哪位先生。

    出乎意料地,此人他竟然认识。一袭月白长衫,用帛带束在颈后的墨黑长发,没有携带武器,身边却跟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小侍女。谢旦夕在一室学子或狐疑或惊异的目光中踏进门来,而小侍女桃桃则守在门口,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滴溜溜转了转,显然是认出来崔濯几人,对着他们遥遥龇牙一笑。

    带着侍女上课,还真是与众不同啊。

    这一节课是经史,不仅是术师的,也是对于整个五帝城的经史通读。太学的课程自由,除了每日清晨的这节经史课,和学生自己的带领先生所教习的“术道精解”,其他的课程都可以自由选择。每个学生手中都有发下的一本册子,里面记录着所有的课程时间和内容、地点。前十日可以不必选定课程,而是去试听想要选择的课。如果觉得满意,就可以正式将此课程的名称写在专用的竹简上,于十日后交给学正大人,便算是你选定这门课了。

    崔濯手头也有这本册子,里面的课程各个看上去都是不知所云,又让人好奇无比。什么“灵草与药理”,什么“符箓入门”,什么“兵法阵演”,甚至还有“鬼道初窥”。要知道鬼道可不算什么正统大道,术界对于这个的观感很微妙,有人认为只要用之有道、不做伤天害理之事,那么便也是术师的一种手段;也有人认为驱使鬼物乃是亵渎死者,为大不敬之罪。但是既然这两派目前还没有争出个长短,那么鬼道也就继续尴尬却倔强地存在着。一个学子一年只能也必须选择十门课,全数通过才算合格,所以每个人都挑得很慎重。

    但这个与符箓咒法御剑术相比,听起来仿佛鸡肋般的“经史通读”,却是每个学子必须学习的课程。在一片灼灼目光中谢旦夕站到讲案前,不慌不忙,眉眼含笑,先是将自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出乎意料的,这位看起来端正温雅的年轻夫子竟是个罕见的偃师,只这一点,就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

    “在开始授课之前,”谢旦夕微微笑着,却是并没有打开书本,而是状似随意地问道,“我先问尔等,‘人’为何意?”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夫子为何问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不一会儿便有人举手,回答道:“人为万物之灵长,人之别与禽兽,则在于义。孟子曰‘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是以学生以为,‘人’乃是‘义’。”

    他的这一番回答引经据典,的确是个有才学的少年。书堂中众人都暗暗佩服,讲案旁的夫子也含笑点头。

    “这位学子答得很好,于常世而言,‘人’确实是天地之灵秀所钟、有别于所有妖灵精怪,有自己的思想与智慧。有情有义,方才为‘人’。”谢旦夕颔首示意那位学子坐下,话锋却忽然一转,“然而于‘术’之一道,非也。”

    “在术师眼中,所有有人形、为人身之物,皆为‘人’。”

    此语一出,满室哗然。崔濯惊异地和同桌的殷还羽交换眼神,显然都没有料到夫子竟然会口出这等狂言。他转头想去问后座,却已经有人把他的疑问问出了口:“夫子,学生不明白您的意思。”

    发言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学生,他穿着太学统一分发的白布袍子,发髻用青色的布带高高束在头顶,生得目似朗星鬓若刀裁,本该是每个人都一模一样的服装,却硬是被这家伙穿出了几分战甲的味道。

    学生里有人认识他,这人是卢国公——威校大将军的长孙,名叫秦欩。世人皆知黄帝城军制,惯例是三镇二威一柱国,威校大将军则正是“二威”之一。这就意味着秦欩的爷爷是兵部仅次于柱国上将寻一鹤的二号人物,端的是权势煊赫。教室里瞬间静了,学生们有的面露紧张之色,而更多的则是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