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粗长一号和粗长二号(第1/2页)  我的最强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进去。”李承乾问。

    “你要是进入可控制时间流试验田,不就等于掌握永生的办法了吗?”

    “……”

    李承乾无语,他确实没想到这一点,他只是想到这个田地可以用来加速植物生长,没想到延缓衰老这一个用途,当然,把那里当做庇护所才是他下决心兑换的一个重要理由。

    “我永生,你不也就永生了吗?”

    李承乾提出这个问题,他觉得没有人可以拒绝永生,也没有系统可以拒绝永生。

    “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人会死亡,而本系统存在的意义……”

    “是什么?”李承乾很好奇。

    “你无权访问此项内容。”

    “……”

    李承乾这时候才注意到,系统这句人活着的意义在于死亡,很哲♂学啊……

    他开始猜测系统存在的意义。

    “我知道了,系统你存在的意义就是我,对吗?”

    李承乾自恋起来,的确很无解。

    系统又开始使用沉默**,无视李承乾的骚话。

    “我要给你唱一首歌,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梦里……”

    “……”

    “算了,还是说正事吧,我得到种子怎么放进试验田?”

    “投影里面那个桶就是试验田和现实连接的地方。”

    “那么,时间流速和信仰值的兑换比例是多少?”

    “一倍速一点信仰值,十倍速十点,以此类推。”

    李承乾想了想,这个倍速,起码得上十才有意义,十点十点的,也很快,而他敏锐地发现一点,这十点,到底是兑换一天的十倍速度还是一个月,一年的十倍速度?

    “十点,能兑换一年增快到十年,对吧。”

    “以天为基数的。”

    系统断了李承乾占便宜的心思,不过十点能让现实一天增加到试验田十天,也是很不错的。

    他只需要花费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能收获一年生的作物,比如冬小麦。水稻这种农作物,需要的时间就更加少,只要十几天就差不多。

    而他想做的,是杂交实验。

    人类是健忘的,科学家不是,因此,在基因技术渐渐成熟的时候,科学家们仍然不敢大规模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粮食。

    粮食,是很紧缺的,不加控制的使用基因技术,或许短时间可以获得高产量的农作物,但风险很大,万一某一代突然大量死亡怎么办?或者对人有害怎么办?

    因此,李承乾首先想到的是杂交实验,这个方法风险较小。他当然不愿意承认是他现在空有基因技术,缺乏器材,不能进行实验……

    这个杂交实验,他只能从零开始去做,因为现在的小麦,水稻,粟,名字肯定跟后世不同,肯定不是什么某某一号,某某二号的的名字,相关记载也缺少,必须由他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才行。

    李承乾开始分析三种主要农作物的优势。

    粟,耐旱,但产量很低,而他很清楚,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唐将迎来一段温和湿润的气候,而他可以在这时候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以备将来使用。

    鉴于这些原因,粟基本被他排除到杂交计划之外。

    那么就是水稻和小麦的杂交了,而它们的杂交,依然很依赖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个李承乾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找,他现在只能进行很简单的杂交实验。

    基本原理可以用那首洗脑神曲解释,我有一支钢笔,我有一个苹果,啊~苹果钢笔;我有一个钢笔,我有一个菠萝,啊~菠萝钢笔……

    在杂交小麦这里,就是我有一个麦穗粗短的小麦,我有一个麦穗细长的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