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表交上去之后,文科综合的老师开始召集林曼文去办公室。接受拷问的林曼文回到教室就看到了顾茉幸灾乐祸的脸。
“我就说你那张表交上去,文科综合的老师肯定不会放过你的。”
林曼文眯了她一眼,不理会,开始收拾东西。
“真好,终于暑假了。”
林曼文转身看了眼教室,早已空无一人,桌椅整齐摆放,讲台一尘不染,黑板上的日期,值日生都全部空白,就如她们第一天来到这个教室一样。
再也不会回到这个教室,这个教室所发生的一切也仅能存于彼此的记忆中,无法重映。
高一,再见。
——
开始暑假的第二天,林曼文就和母亲收拾包裹南下回了老家。
回老家是曼文提出的,林母郭浣意惊喜到差点忘记告知自己的母亲。
老家粤阳是林曼文出生到四岁一直生活的地方,她开始在这里,她的童真,单纯,美好都在这里开始。出事之后,她始终觉得自己变得黑暗,肮脏,她害怕见到自己的外婆,害怕那个她人生真正的引导者看到她如今的样子,她感到羞耻,愧恨。
这是她不愿回来的原因。
可如今,她想找回来这些东西,她想要重新开始,可无论她多么挣扎,痛苦,她始终做不回原来的自己。
这是她回来的原因,也是她为了温梓阳做的第一件勇敢的事情,面对自己。
粤阳是南方沿河而居的小镇,没有川流不息,没有灯红酒绿,有的是平凡的人们,做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这里的时间恍如静止,人们惬意悠闲,散步在河道边说着茶余饭后的玩笑,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上学读过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那时林曼文就觉得,诗中的生活就是她老家的场景。
和母亲拖着行李慢慢的走回外婆家,一点点的看着这些年这里的变化。
外婆坐在藤椅在门口等着她们,街坊邻里走过,高兴的说:“我孙女放暑假要回来。”
母女俩到的时候,天色渐暗。
外婆已经下厨,小小的客厅打着四方桌,整齐的摆放着碗筷,简单的三菜一汤却尽显家的味道。
“外婆,我们来了。”林曼文抬着行李进了里屋。
外婆从厨房走出来,见她欣喜,“我的文文终于来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和脸庞让思念心切的外婆瞬间红了眼眶,见此,林曼文急忙迎上去,牵住她的手,“外婆做了我爱吃的了吗?”
“做了做了,你爱吃我做的糖醋里脊,在锅里,我去盛。”
“妈,我去去吧,您跟小文先去吃。”林母放下行李,走进厨房。
“外婆,我们去吃饭吧,我都饿了。”
“好好好。”
晚饭过后,林母收拾餐桌,曼文陪着外婆沿着河道散步。
粤阳的人是离不开这条的河道的,所有人日常起居都围绕这条河,当地人亲切的称为母亲河,从古至今,孕育着他们。踏着青石路沿河两边走着,带着老房子的小巷里随处可见当地的居民,偶尔会遇到一两家门口摆着有蓝色印染花布的桌子喝着茶,或是在河边洗衣c择菜c聊家常。
拥挤的小巷突然变得开阔,她们走到旧染坊门口,那是一整片空地,河边排放着石椅。这里是林曼文年幼时最爱来的地方,那是外婆在染坊工作,曼文一到时间便会跑来坐着椅子上等着外婆,偶尔会有和她年龄相仿的小孩跑来一起玩闹,等待的时间变得短暂且快乐。
“还记得这里吧?”外婆笑笑的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