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4.074(第1/3页)  七零年代女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在这个时候胭脂口红都是稀罕物, 薛师娘并没有把程冬至涂抹成猴子屁股, 而是拉着她去房里看插图书了。一老一小津津有味地看了几个小时,薛教授大汗津津地赶回了家:“还看啥, 准备准备出门吧!”

    杨主任说的老地方是一个外表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合营馆子,和旧时候的茶楼有点像, 一楼大厅是散座,二楼则分成了一块一块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勉强算是包间。

    真要选, 程冬至宁可坐下面的散座儿,好歹空气流通。这包间未免也太逼仄低矮了,看着像小笼子一样!然而又不是她请客,没办法挑剔,只能维持着孩子应有的天真假笑, 老老实实地跟着俩人进去了。

    情况比预想中的好, 一进去就眼前一亮, 一阵凉风迎面而来。

    杨主任一看就是个老手,选的是一个靠窗的包间, 窗子还不小,能从里头看到外面蓝湛湛的天空和稀稀拉拉的的几栋居民楼。往常这种位置并不好, 一开窗就会有居民做饭的油烟气味呛人, 现在没几户人家能闻到油烟味,反成了一等一的好座位——视野好, 采光又透气。

    程冬至放了心, 乖巧地跟着薛教授夫妇落了座。

    “我的菜已经点了, 你们不用管我,点自己爱吃的吧。”杨主任搔搔头,从身边的挎包里拿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酒瓶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揭开瓶口处的报纸,又掏出一个自用小盅,用袖子擦了擦后便开始自斟自酌起来。似乎是嫌弃干喝酒不过瘾,他又从包里拿出一纸包炸花生米,津津有味地用干黑的手指拈着吃。

    瓶身的报纸没有被掀开,所以看不清商标和名称,程冬至只看到瓶口处那露出的洁白如玉的光滑材质,心中暗自琢磨着这是个什么酒。

    薛教授夫妇俩倒也不客气,商量着点了两个菜,又把菜单递给了程冬至:“别怕,随便点,你杨爷爷可不是那小气的人!你点少了,他还不高兴。”

    程冬至把菜单拿到手后吓了一跳——这馆子从外表看不咋地,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高价菜!

    她把单子从头看到尾,又看了看薛教授夫妇点的,想了想,点了一道干锅猫儿鱼。

    猫儿鱼是很贱的东西,没什么肉刺又多,做它还费油盐,一般打渔的都不屑于抓这种东西,一是太小网不住,二是卖不出价钱,往常旧社会只有那种最下等的“网子夫”才会捞一些拿出去卖,或者晒干了自己吃。

    程冬至之所以点这个,是看着价格很合适还不要粮票,在一堆菜里属于中等偏下的。更要紧的是,这玩意儿听起来仿佛还能下酒,这个杨爷爷不正好在喝酒吗?

    听到程冬至点这个菜,杨主任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笑了一下,随即又低下头去吃他的花生米。

    很快地菜上齐了。

    一共有四菜一汤外加一大碗苞米饭,有些过分丰盛了,虽然几样“荤菜”里的肉丝切得极细,放的也极少,显然厨子的刀上功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这并不影响做东人的盛情,怎么说都是有六个碗碟呀!放乡下,这都可以用来招待亲家了。

    程冬至看了看自己点的那道干锅猫儿鱼,只见是一碟子发黑发焦的东西,细细长长的。等几位老人都举筷了后,她好奇地夹了一条放进嘴里,眼睛不由得一亮。

    说是干锅,估计还真就是把鱼淘洗干净了直接放锅里煎烤,没放一滴油,所以才会这样黑焦。然而鱼本身是能煎出一点油分的,大概是用什么东西翻来拨去,利用鱼本身的那点油分把它给煎熟,最后撒一把盐大功告成。所以别看外表糊黑,吃到嘴里却是焦香酥脆,连鱼刺都能咯嘣嚼了吞下去,很好吃。

    杨主任和薛教授夫妇先开始讨论了一些学校里的事情,谈着谈着,话题就不知不觉间绕到了程冬至身上。

    杨主任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