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捷径(第2/3页)  我的塑料花男友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准备一些小点心:馒头包子或者饼干水果之类的。最初几个孩子还好,现在三四十个,渐渐地,竟把老两口吃得捉襟见肘,退休金远远不够用了。

    杨老太开始另外设法,捡了别人不要的荒地多种了些蔬菜甚至土豆红薯等主食,但架不住人多,经济上还是很紧张,于是,老两口只好自己省吃俭用,勉强度日。

    年子听得不可思议。

    她问杨老伯:“你为什么想到要自己出钱给他们办这样一个课外作业室?”

    杨老伯很面善很健谈也很爽朗:“退休后,我们去城里帮着带过几年孙子孙女。后来娃们都上学了,用不着我们了,我们就回来了。城里的孩子,都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所以城里的孩子看着可机灵聪明了。我和老伴经常说:这些乡下孩子好造孽,大多是留守儿童就不说了,就算不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也辅导不上他们的作业,这样下去,这些孩子们一辈子也赶不上城里的孩子了,考好大学只怕难如登天啊……”

    老两口最初的想法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那些特别可怜特别没人照顾的孩子到自己家里写写作业。

    “我早年读过大专,小娃们的作业还是可以辅导一下的……”

    而且杨老伯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小娃们觉得好玩,也跟着学。

    只是他们没想到,周围的孩子们听说后,慢慢地都开始涌到这里,而且,有越来越增加的趋势。

    他们做这件事情,其实已经近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曾经来过这小院子做课外作业的孩子,多达几百人。

    正是这先先后后的几百孩子,把老两口给彻底吃穷了。

    年子问:“你们的孩子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杨老伯提起这个问题就笑。

    “我们有两个儿子,最初两个儿媳妇老是互相比较,总觉得自己吃亏了。后来我们一合计,他们自己的娃娃已经大了,他们每一家的收入都不错,我们干脆一分钱也不给他们了……”

    杨老太也很面善,她接口:“我以前经常给孙子孙女零花钱,可儿媳妇一个个都不安逸,总觉得自己吃亏了,别人拿多了。这几年一分钱不给她们,她们反倒不争不吵,对我们客气多了,过年过节还买许多东西回来,以前,她们可是一毛不拔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儿媳妇们可能根本争的不是那几个小钱,而是都觉得老两口偏心——现在好了,没得争了,反而和和气气。

    杨老伯说:“我的孙子孙女们在城里都穿阿迪耐克什么的,一节钢琴课动不动几百块,可这些娃娃们穿地摊货就不说了,一年到头连妈老汉都看不到几眼,小娃们那么造孽,我们能帮一下也是无所谓的,反正吃多少穿多少,日子都一样的过,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每天看到小娃们,我们也觉得闹热多了……有些实在没有人看管的留守儿童,暑假寒假都是在我们家里过的……”

    杨老伯还说:“那些狗屁专家说,不要唯分数论,可这些乡村娃儿不靠分数靠啥?分数是非常重要的啊,如果这些娃们小学都跟不上,那初中高中就更别说了,一辈子的命运就很难改变了……唉,真是造孽啊……”

    他们做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伟大的借口——唯一的理由只是:小娃们太造孽了。

    如此简单。

    年子忽然不胜唏嘘。

    相比之下,因为貌不如人而泡不到帅哥,所以整夜地自怨自艾伤春悲秋,简直显得那么那么LOW。

    杨老太拉着她的手:“姑娘,我们已经听刘老师说过你了,只是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这么漂亮,真是人美心善啊……”

    比起这对老夫妻,年子很惭愧。

    自己只是偶尔为之,而且还是顺手用的林A们的钱,哪里比得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