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可姆(第1/3页)  香菱外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社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封闭的小农经济对保持民风民俗,延续人们淳朴善良的本性是有利的。不过社会要发展,人们要富足,那就必须还是要靠商业。

    商业才是一个民族发展富强的关键,听上似乎是悖论,商业又没有创造财富,毕竟生产劳动才创造财富不是?可是商业让社会资源流动起来,让人们有生产更多产品的愿望。泸沽湖现在有源源不断的琵琶肉流出,这就要求饲养更多的生猪,要求繁殖更多的猪崽,同时要更多的饲料,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相应地人们也收获了更多的财富。整个社会因为猪而活跃起来,流动起来。

    猪如果能够领悟到自己能有如此巨大的贡献,杀猪的时候应该就不会声嘶力竭地凄厉尖叫,而换上凛然不惧慷慨就义的表情吧!

    泸沽湖的琵琶肉供应链运行大约一年后,年羹尧提议在洛洼村建一个存储转运的仓库,当然这是写在报告上解释这笔费用时候的说辞。

    至于宾玛,阿亮想帮她修建一座自己的家,一个完完全全由着宾玛支配的地方。当然了年大将军自己有点儿小九九也无可非议,堂堂川陕总督老是爬窗户的话,自己虽然不在意,如果惹到御史那些无事生非人的眼中也是个麻烦。然后就由宾玛向阿依提出来,自己要建栋房子单住。这在摩梭族还是很震惊的,毕竟摩梭儿女都是和母亲住在一起的,单独分家出去极少发生,除非有重大变故,或者发生了极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才有分家的事情发生。并且分家盖房子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摩梭人的木楞房用料全是木头,那可不是一星半点,木料又必须是多年风干的,对摩梭人来说盖房子可是要延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大事。当然宾玛也不是要分家,她只是偶尔到自个的家中住几天,其他时间仍然和大家伙儿生活在一起。

    费用?谁来建?怎样建?这些对宾玛来说都不是事,宾玛只要劝说阿依同意就行了。

    年总督雷厉风行,只说声要建,或征或买,或强制或自愿,大量的木材运进来,大批的工匠调过来,摩梭人标准模式的木楞房蹭蹭地就建起来了。祖母屋高大宽阔,正室左室右室后室前廊一应俱全,花楼更是以精巧细致见长,草楼粗犷开阔,下设马棚。除花楼宾玛自住,其他都暂时用来存放货物之用,草楼给来往运输的军士歇脚,下面的马棚当然用来安置运输的马匹了。洛洼村民风淳朴,全村都是一家人,也不需要什么防贼防盗的安全措施。真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热热闹闹运行起来了”

    大约在两个月前,刚过了元宵节不久,阿亮亲自来到洛娃村和宾玛相会。他很沉痛地告诉宾玛“有一对非常得他信任的林氏夫妇在前线战事中双双阵亡,只遗一女,乳名“可儿”。年方三岁,孤苦无依,阿亮欲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怎耐军政繁忙,无暇分心他顾。”因此烦请宾玛照看一二。宾玛听闻自然是满口答应,阿亮又交代了“有一个红玛瑙珠子乃是林家的传家宝,是林母留给女儿的唯一遗物,请宾玛一定帮她贴身带了,妥善保管以防遗失。”遂又将绛珠转交宾玛。宾玛见此宝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莹莹生辉。对阿亮更加佩服,内心之中又满是欣慰!铁汉柔情,更难得的是对下属的情谊!此珠一望而知乃稀世奇珍,价值连城,阿亮能够丝毫不起贪念,这才是真正的如玉君子,这才是我宾玛心仪的男人!

    等见到家瑶,宾玛对家瑶出奇地好,除了天性使然,还有对情郎的移情作用吧?连带的丁一也沾光不少,以为他也是在前线那场不存在的战役中负伤了的呢,因此格外地照顾有加。

    宾玛给家瑶取了个摩梭名字“可姆”,可姆在摩梭语里的意思是小狗。宾玛说狗是摩梭人最好的朋友,摩梭人认为人的寿命只有十三年,而狗的寿命是六十年,好心的狗把他的寿命换给了人,自己宁愿十多年就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