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四处逃亡(第1/3页)  大唐染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吏三五成排,对大理寺牢狱进行筛查赦放,由于人手不够,甚至调用了北衙禁军来维持现场。

    牢狱中的犯人早已控制不住内心的澎湃,对着木栅栏不断敲打,来倾泻内心的喜悦。

    狱中的杨启早已过了兴奋劲,在沐恒与顾焕春欢呼之时,依然啃着手中的羊肉。

    “为何刘兄听到大赦天下,却没有半点高兴之意?”王秀见杨启面色淡然,疑虑道。

    杨启转头看向王秀,咀嚼着口里的羊肉,指着正在兴奋欢呼的沐恒与顾焕春,含糊道:“听说他们有儿女妻妾。

    若是牢狱里这些人出去后,发现儿女妻妾统统被纳入奴市,终身为奴为婢,他们会怎么想?”

    王秀思量了会儿,试探性的问道:“赚钱从他人手中赎回来?”

    杨启停下嘴里的羊肉,微笑道:“若人人都有王兄这般开朗积极的态度,牢狱里的小吏恐怕是要食不果腹了。”

    王秀一听,愣是不明白杨启的话,回头细酌片刻,却是恍然大悟,神色又暗淡下来。

    大赦天下,将牢狱中的人放出去。在外人眼里看来,能够从牢狱出来,已经算得上是皇恩浩荡了,特别是犯了死刑之人,应该更会珍惜生命。

    可谁曾想,这些人进牢狱时,家中女眷以及奴仆,统统被官府纳入奴市。如今这些人无家无业,还要忍受自己妻儿都为人奴的事实。试问又有多少人又能重整旗鼓,再活一回。

    王秀细思极恐,不由得想起旧史,当时唐太宗即位,大赦天下,一年内祸乱四起,虽说没有引起什么大风浪,但也是劳民伤财。这次大赦天下,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王秀凝视着眼前的杨启,眼神中充满着好奇,他没有想眼前之人,竟有如此远见,不由得对他有些佩服。

    杨启从大理寺狱出来,门口处却只有寥寥数人。这些人都是牢狱中犯人的家属。可出来的犯人,却是如洪涌出。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的家属,已是成为他人奴婢。

    杨启四处巡视着,稀少的家属中,却是没有见到叶云儿等人,内心急切起来,眼神四处扫射,依旧没有发现叶云儿等人。于是迅速向西城不远处的宅子赶。

    他最担心的,便是自己会像其他人一样,一进牢狱,家属财产便全部充公。那就真对不起叶云儿这些天的照顾了。云儿可是最怕奴市的。

    就在他路过西城染坊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走近细看,发现此人正是王秀。

    王秀此时正站在西城染坊中,沿着门的缝隙,向内探去,正准备轻声推开门进去。

    杨启心有所虑,不知道为何王秀会出现在这里。

    而后细想一下,这个王秀原本就是大理寺正,喜欢探案的怪咖,仿佛永远都沉浸在探究事情真相之中。眼下见他如此鬼祟,定然是在查什么案子。

    杨启绕开王秀,从后面的巷子向自己的宅子走去。

    走至宅子门口,却发现有些不对。门是开着的,院内没有任何响声,他下意识的躲在大门后,向院内看去。

    院内凌乱不堪,像是被人翻找过似得。

    杨启踱步进了院子,四处寻望,见没有人影,立刻向内堂里屋走去。

    好在里屋内的布匹,以及房梁上的地契以及叶云儿的身契还在,加上身上周玉燕、莹莹、林猛、以及江影的身契全部都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古人最注重的便是契,官府没有没收这些,也就证明这些财产依旧归杨启所有。

    细数几遍后,似乎少了一张,反复又查看了几遍,确实,客女的身契不见了。杨启将匣子里的地契和叶云儿的身契,一同戴在了身上。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赶快找到叶云儿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