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第一(第1/2页)  药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的昌国,百姓总共分为三种,一种是奴籍,这个不用解释;一种是平民,这个也不用解释,最后一种自然而然就是贵族了。

    但是,实际不是这样划分的。

    平民之中也有奴籍,而平民之中的奴籍大部分都来自于孤老堂,不为别的,因为钱。孤老堂在全国各地,包括边境及一些偏僻的地方,收留孤儿老人,这一批人都需要养活。昌国总计三十六郡,每年孤老堂收回来的人可以说不计其数,尤其碰到灾荒,瘟疫,战争等因素,孤老堂的人口更是剧增。

    那么,这么多人口的口粮从何而来?

    一部分是国家资助,另一部分,自然而然来自于各大贵族还有一些商贾。所以,孤老堂的人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作为奴籍努力还清自己所欠的费用,另外一条,便是进入世家或者国家,让他们替自己买单。

    平民同样分为两等,一等叫有官身的,一等叫没官身的。记录在册,属何地何人管辖,属于没官身的,像马腾这种,则属于有了官身。

    所以,苏正父子以前与马腾有冲突的时候,才宁愿忍住一口气。

    当年昌国的太祖皇帝一句话:昌国之人,只要你奋进,努力的,昌国不负。

    所以,当今天下五国,昌国独大。即使山上仙客,在野宗门,到了昌国地头,也得低下腰身。不为别的,因为天下五国,只有昌国有在野五司。

    药司正是在野五司之一,昌国的老话说的好,孤老不出士子,药司不入庙堂。虽说在野五司不入庙堂,然而只要有人进入五司,却是堂堂正正的官身。这一二百年以来,五司出身的能人数不胜数,已经有三位裂土封侯,所以,在野五司,也算是昌国一条终南捷径。

    马腾为什么选择药司,为什么义学也那么多人选择药司?为什么官办的小学里也那么多人选择药司?

    因为昌国太平。太平时节药贵食贱。尤其是姜国与宁国连年战争,药司每每以少量药石换回来大量牛羊马匹,昌国年年扩大药司,然而药石总不够用。至于为何不够用,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除了姜国与宁国不断有摩擦,相对于其他国家,眼看着已经安宁一个甲子,大争之事,一触即发,药司因为其独特的属性,自然水涨船高。

    苏正父子苦着脸迎接药司衙役进门,苏正赶紧安排了两位知老前去寻找马腾,让儿子回去叫出账房,割肉一般取出十枚大钱给了两位差爷,这才战兢兢接过了马腾的授身文书。

    差爷前脚刚走,他也不管师爷就在身后,就对着自己来了一个嘴巴子。奶奶的,自己忍了半年,怎么就差了这么一会。

    这里的心情还没有定下来,便看到两位知老不知道从那里借来了一块门板,门板上躺着马腾,看着脸色苍白,他的心秃噜起来。一瞬间脸上青白交错,没了主意。

    “院长,要不要把周知老请出来?”一边的师爷虽然不知道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一看情形。自然猜的八九不离十。他是端着碗看人脸的老江湖,脑子一转便有了想法。

    说起来,苏正父子与马腾的龌蹉就是因为周知老的事情。

    孤老堂为什么叫孤老堂,除了有孤,自然有老。孤老堂出去为奴的人,总有一些人命运不同,极好的人跟随主人也可以脱了奴籍,还有一部分辗转一生,就这样活过了五十岁。这些人,出自孤老堂,如果一生不曾婚假,没有子女或者主人的庇护,自然回到孤老堂,成为一位知老。

    苏正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挥了挥手,“师爷,去吧,放那个,放周知老出来,另外,先找个大夫过来!”

    毕竟是院长,刚才的失神过后,他心里马上恢复了安定。不就是一个药司司徒吗?自己怕什么,更何况,周知老还在自己手里。哈哈笑了两声,他干脆转过身,对师爷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