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回小青观(第1/3页)  爆炒大唐:最强嫡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爆炒大唐:最强嫡女最新章节!

    “太子妃,只是老臣尚有一疑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魏征沉默片刻后,又开口了。

    杨晓然看了他一眼,笑着道:“魏爱卿素来直言不讳,怎地这会儿反而扭捏起来了?若有何疑问,不妨直言。”

    “谢太子妃!”

    魏征行了一礼,看了看太子,略微思忖后,才缓缓道:“臣观这小青庄内,许多外来乡民,他们大多是到工坊做工。不瞒太子妃,殿下。臣昨个儿下午在这里询问了一番,这些外乡之人并非农闲时才来,就算是农忙时也来,而无心耕地。我大唐无论男女,皆有耕地,即使是分于贵族之庄户也有自有地,若人人外出务工,耕地荒废,我大唐以农为本,长此以往,岂不是于国不利?”

    杨晓然笑了起来,道:“那爱卿可有问,如今一亩地需要几人耕种?”

    “这……”

    魏征忽然红了脸,忙拱手道:“臣未作详查便下结论,是臣孟浪了。”

    李承乾笑了起来,道:“爱卿,此事孤可替太子妃作答。”

    几个臣子立刻竖起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

    “其实孤早有此疑问,若人人务工,耕地荒废,长此以往,无人务农,岂不是有伤国本?”

    李承乾清朗的声音缓缓响起,“只是后来与太子妃多番交谈,却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是何道理?”

    几个臣子追问着。

    李承乾抿嘴一笑,“无它!生产力尔!”

    “生产力?此言何解?”

    “耧车,插秧机诸爱卿都知道了,这便是生产力……”

    李承乾不慌不忙地道:“有了耧车,一日一人一车,无需畜力,也能开垦田一亩,若是无耧车,便需要全家合力花上几日功夫。这时间省了,便是生产力的提升了。以往种田,需百人种田供养百人,而如今种田却是一人可供养几十人吃用,那多余的人做什么去?闲着岂不是要闹事?若来务工,生计有着,岂不是皆大欢喜?”

    在场的都是饱学之士,李承乾这一番解说后,略微一思忖,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处。明白过来后,忽然想起当年太子妃曾说,她师父说过儒家教人做人,科学于人以幸福。此时再回味起来,竟心中有了一丝明悟与认同。

    若不是科学,何以解放人力?人人都困在田地上,就算老天爷给面子,年年风调雨顺的又能收几个银子?倒是大唐那部商业法一出后,商人自觉有了保障,经商的积极性被提高,朝廷的税收大大增加,若沿着这思路下去似乎应该把更多的人从田地解放出来,再依着那钱生钱的理论,如此良性循环,不出几年,岂不是国库都要被堆满了?

    只是一想到“钱货”二字,这心里又有些抵触。

    唐朝经商的氛围不如宋朝。宋朝的当权者十分有这样的头脑,也允许从商者子弟参加科举,更是把酒这种东西列为国营。总之宋朝的DGP那么高,与当权者的思想有关。

    那就是什么赚钱,什么国营。除此之外还鼓励百姓经商。在东京汴梁,一个现代人去走一走定是要惊讶得。

    因为大家会发现,那里的商业服务丝毫不输现代。

    不但有送外卖得,还有送洗脸水得,甚至还有.宠.物美容服务,更有上门化妆美容得,可谓是样样俱全,面面俱到。商业发展之繁荣,就是现代人看了都得咂舌。

    但在唐朝,虽以开放大气著称,但在商业上却不如北宋。说到底,还是当权者未够重视,所以终有唐一朝,商贾的地位一直低下,受到全民阶层的鄙视。

    这些士大夫虽觉好,可一时难以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毕竟三观如此,要忽然扭转过来也不容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