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军无二帅(第1/4页)  梅里莎的伊甸园[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月1日,阎锡山就任“华国军政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就任副总司令,三人分别在太原、潼关、桂平宣誓就职,并分别发布了讨蒋宣言。

    冯玉祥指斥蒋漱岩是“国/家/动/乱/不/安/的祸根”,历数了蒋漱岩践/踏/民/主,弄/权/卖/国的种种恶端,并发誓要为国家、为大义、为民族,除此祸害,还把秦西、雍梁两地的匪患做成了一顶乌黑乌黑的锅子扣在了蒋漱岩头上。

    阎锡山更是热泪盈眶的痛斥,说蒋漱岩抓着孙/中/山的百业学社不放,借着百业学社名义作威作福,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者,全国必有而讨伐之,今有挟/党/部以作威福者,全国人亦必起而讨伐之!”

    蒋漱岩对此的回话只有一句:“娘希匹的,呸!”

    中/原/大/战正式爆发。

    何成浚作为西线的总指挥,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队上,关于那些花车和女人,就交给了沈醉和梅里莎。

    沈醉对于自己要在前线进行拉皮条的生意深恶痛绝,即使是他尊敬的何成浚下的命令他也有些抗拒,于是就只管那些护卫花车的警卫队,把管理“那(读作nei)些女人”的工作交给了梅里莎,梅里莎倒没有那些歧视的想法,她按照她唯一知道的管理办法,把这些女人按照她们的楼子分成了很多小组,让她们选出组长,自己只要管理组长就行了,并将梅夫人管理家里仆人的条例拿了出来,一人犯错全组连坐,用物资进行奖罚。

    就这样,一长列花车在沿途市民的目送下,浩浩荡荡的奔赴了战场。

    何成浚的西部战线主要集中在陇海线,即是全局的中央,津浦、平汉是它的左右两翼。因此,何成浚和冯玉祥、阎锡山都把主要兵力集中在了陇海线方面,因为这一方面的得失胜负,对整个战局将会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战,蒋漱岩集中了他的优势兵力,阎锡山和冯玉祥也集中了晋/军/的/炮/兵优势和西/北/军的骑兵优势,从这方面看,双方其实相差不了多少,但何成浚这边从兵力输送到粮草弹药后勤补给都要优于冯玉祥部队,因为蒋漱岩掌握着铁路和航空运输的交通线,军运迅速,士兵更没有长途跋涉之劳苦。

    西北军则不然,在中原大战开始,除了孙良诚、宋哲元、庞炳勋等部分兵力分布在关中平原,距陇海路较近,比较容易调动外,还有驻在陕南的张维玺、刘汝明部,奔赴战场时不但需要经过山岭洼地,还要受到沿途蒋军的骚扰。更别说远在雍梁、宁夏、青海的孙连仲部,那是全靠徒步行军才能抵达中原战场,等他们抵达能不能站起来还两说呢,更别说打仗了。

    于是,当双方开始大规模接触之后,蒋漱岩一方在何成浚的指挥下,因为有空军/霸/空/的打击优势,来势甚为猛烈,激战数日,冯阎联军逐步败退,中路的万选才退到了归德,右路的孙殿英退到了毫州,何成浚于是指挥顾祝同、陈继承、陈诚等师乘胜进攻,竟是一路高歌猛进,然后何成浚的麻烦来了。

    蒋漱岩听说何成浚打得不错,兴高采烈的表示他要来归德督战了,在通知中,他表示:“蒋某将亲临前线,与众君共勉,将与众君齐心协力,一鼓作气,以期将阎百川之晋军正面打垮,驱之千里。”

    何成浚看完了通知,面对着密密麻麻的军报和塞满了指挥部的参谋,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面前的参谋面面相觑,良久,一个小参谋怯怯的说:“临阵换将,这是大忌啊。”

    不知是谁一巴掌扇在了小参谋后脑勺上。

    何成浚把眼前的情况看的真真的,不禁为蒋漱岩的威望再次叹了口气,看来威望太高成了迷信也不是好事啊。

    “我承认,安邦治国,内修外攘,稳定全国局势这一方面,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