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近百大洋,字迹那叫一个浑圆厚重,让人看了就忘不了。
顾小楼当初也提议找大师写,图个好彩头。荣三鲤却说不用,自家的酒楼自己写。
她用宣纸写下了字样,送到制作匾额的地方让人临摹上去,选了店里最好的雕工师傅,花了将近十天才做好。
她随顾小楼走到大堂,黄老头夫妇跟在后面,也想开开眼界。
匾额就放在第一张桌子上,足有成年人两手张开那么长,用红布盖住,只露出边缘涂了金漆的雕花。
荣三鲤掀开 一个角看了眼,颔首。
“不错,把它挂上去。”
顾小楼招呼杂役搬来梯子,齐心协力挂到了大门上方,走进走出时仿佛有片红通通的晚霞挂在脑袋上,格外喜气。
街上开店的人看见了,陆续过来道贺,路人也好地停下观看。
对面的常家饭庄上午一向没生意,又没了卖粉皮的,无论大堂还是店门口都格外冷清,几乎没人从那儿过。
荣三鲤视力好,一眼就看见对门三楼的窗户虚掩着,好像有人躲在后面看。
她心知肚明,微微一笑,收回视线跟邻家老板寒暄。
到了上午十点,店内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荣三鲤说声稍等走进后院,与顾小楼一同把鞭炮拿出来。
白马牌的洒金鞭,用竹竿高高挑起,行人自动退至两旁捂住耳朵。
荣三鲤站在匾额下,手里拽着垂下来的红丝带,对顾小楼点点头。
她用力一拉,匾额上的红布收拢到左右,露出金灿灿的三个瘦金体大字——锦鲤楼。
锦字与楼字下方,各有一条大鲤鱼带着一群小鲤鱼,雕工细致,栩栩如生。
顾小楼点燃鞭炮,厂家夹在鞭炮里的金色纸条随着红色爆竹纸一起往下飘,火光四射,红里夹金,映得满屋都金灿灿的,着实叫人眼花缭乱。
爆竹买得最大规格,响了好久才停下,最后一声爆竹炸开,路人开始拍巴掌,连黄老头也忍不住叫好。
“我活了这么久,还没看过这么响的爆竹,好兆头!以后一定财源滚滚,生意兴隆!”
锦州有店铺开张发红包的习惯,用红纸包上一两枚铜板就算封红包,包几百封也不过一块大洋。
钱不算多,纯粹图好彩头。
荣三鲤把分红包的活儿交给一个杂役,让他分给来道贺的路人和小孩,自己则与顾小楼进店去,搬出昨晚写好的东西。
常家饭庄里没有一个客人,常天壮和几个伙计靠在柜台上聊天,往日嫌那些吃粉皮的人烦,今天倒有点怀念他们。
楼梯上传来脚步声,是常鲁易和夫人下楼了,两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见了他们就训斥。
“又站在这里磨洋工,干活去!”
“老板,一个吃饭的都没有,干什么活啊?”
“待会儿就到饭点了,客人不就来了吗。”
“今天新酒楼开张,他们肯定都去对面尝尝鲜啊。”
“放屁!”黄润芝叉腰泼辣骂道:“再说这种晦气话,这个月别想要工钱,给我滚到厨房去!”
伙计们一溜烟跑了,她没出够气,随便拉了张椅子坐下,看着门庭若市的锦鲤楼目露凶光。
常鲁易心情也不好,但是怕她闹,安慰道:
“开张第一天,客人必定要多些的,大家都喜欢看热闹嘛,等过两天就知输赢了。”
黄润芝却不这么想,从她嫁到常家以来,这永乐街上就只有他们一家酒楼,哪天不是车马盈门?
平白无故跳出来个锦鲤楼,哪怕是开张当天,她也不愿被他们分走一杯羹。
得想个办法,把那些看热闹的人都给拉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