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八章 玄宗登基(第2/5页)  化工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禅位就成定局了,再谏也没有用,群臣只好不谏了,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为玄宗登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新帝登基是大事中的大事,谁也不敢松懈。这三天里,唐朝各部门高效率的运转起来,姚崇他们是忙得团团转。陈晚荣虽然是睿宗的红人,毕竟职位低,还是散官,这些准备工作轮不到他,只能呆在军器监。

    军器监虽然也挺忙,相较而言,比起姚崇他们还是轻松得多。

    转眼间,三天就过去了,到了玄宗登基的日子。这天,陈晚荣起个绝早,刚刚穿好衣衫,郑晴就端着热水进来了,笑道:“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要是在以往,陈晚荣是给郑晴叫醒的,象今天这般早,还真不多见,郑晴不由得调笑一句:“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出来的?”

    “不是!”陈晚荣一本正经的回答:“今天是皇上新帝登基的大日子,我当然要起得早点。”

    “是啊!”郑晴附和一句:“快洗脸。”

    陈晚荣笑嘻嘻的道:“是什么是?我话还没有说完呢。”

    郑晴颇有些好奇,问道:“你还有什么话?”

    “我是说,新帝登基之后,朝中的局势就稳下来了,我也就没甚事做了。我们的事,是不是该办了?”陈晚荣右手揽着郑晴的纤腰,有点不怀好意。

    郑晴脸一红,很是害羞:“人家早晚是你的人。”

    “早晚?”陈晚荣脸皮够厚:“晚点不如早点,这事越早办越好!天气这么冷了,连个暖脚的人都没有,那行么?”

    “你脸皮真厚!”郑晴眼睛瞪得老大,装出一副恶狠狠的模样,在陈晚荣脸上轻拧一把。

    两人说笑不断,陈晚荣在郑晴的帮助下洗漱,用过早点,骑着青花,赶去参加玄宗的登基大典。

    今天的长安与以往大不相同,家家张灯结彩,比大过年还要热闹。每有新帝登基,都要好好热闹,这是几千年的传统,李隆基登基也不能例外。

    再说了,李隆基才名远播,英明过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吐蕃这一仗,李隆基是始作俑者,是他首倡其议,老百姓对他更加爱戴,早就盼望他登基。如今,睿宗禅位,玄宗登基,正合百姓心意,哪有不热闹的。

    正行间,只听一阵震耳的爆竹声响起,有老百姓高呼:“皇上登基喽!”

    声音富含喜悦,好象李隆基是他们的亲人似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陈晚荣在心中感慨一句:“李隆基精明过人,具上皇之资,开元盛世名垂千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只是,因为安史之乱,才把唐朝的前途给葬送了。要是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在中东的争夺中已经占了上风,很可能会把中东纳入版图。哦,我忘了一件大事,如何避免安史之乱呢?得想个办法,一定要避免安免之乱!要是没有了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会更加辉煌灿烂!”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由分裂向统一的转变。同样的,安史之乱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不过,是强盛转向衰落,让人痛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有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后,中国历史就不如盛唐以前了,继唐而有天下的宋王朝创造了让人目眩的财富,却在外敌面前抬不起头来。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没有什么好说的。明朝版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相差无几,和强盛的西汉、盛唐比起来,差得太远。

    若是能避免安史之乱的话,中国历史就能延续辉煌,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怦然心动的大事,陈晚荣不由得一阵激动,暗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

    就在陈晚荣转念头这功夫,整个长安爆竹声不断,百姓的欢呼声不断,为玄宗登基喝彩!

    陈晚荣赶到太庙一瞧,赶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