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2/3页)  踢开永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竟要在下面管一百多个大头兵二三年,而管大头兵与管着几十个千百户截然不同。儿子在听先生们讲课前,从来不知晓做百户还有这么多道道。”

    “即使对统领数千上万人马,先生们在讲武堂讲的也更加细致。如何利用地形,如何寻找水源,如何安营扎寨,都有十分细致的讲解。儿子因为未曾学过一年级的课程,学二年级的部分课程有些吃力,在旁人的帮助下将一年级的课程又自己学了一遍才能跟上。”

    “父亲,儿子想求父亲一件事。”提起自己在讲武堂受到旁人帮助,文垚忽然想起什么,道“儿子想从讲武堂带几名学生去印度为将,请求父亲准许。”

    “他们可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

    “是。”

    “你尽管带去印度。为父会与喻州文。”允熥道。儿子愿意培养几个亲信是好事,他不会阻拦。

    “不,“允熥又想起来什么,道“罢了,为父许你在京城待到腊月初九。”他忽然想起来讲武堂腊月初进行考试,让这几个学生考试过后再与文垚一同去南洋更好些。可讲武堂有些课程还没有教完,考试想要提前不太容易,让文垚晚出发几日更简单一些,所以决定推迟文垚去南洋的时间。

    “是,父亲。”文垚高兴的答应。时近过年,能多在京城待几日也是好的。

    这时他们已经吃完了午饭,允熥放下碗筷,又与文垚了几句话,最后吩咐道“这几日你做什么父亲不管你,只要在腊月初九日之前准备好前往南洋的行囊便好。侍卫为父会为你挑选,你不必担心。”

    “是,父亲。”文垚又答应一声,见允熥没什么要吩咐了,转身离开乾清宫返回承乾宫。

    允熥也要回去睡午觉,可转过头来见到其他儿子都还没走。他仔细看了看,发觉是文圻不愿意回去,他不走导致文垣和文垠也不能走,文堃和文堃也就不敢走,于是问文圻道“你怎么还不回去休息?你上午已经耽误了一节课,下午可不能再耽误了。”

    “爹,您可是要将文圻也加封到印度?”文圻忽然问道。

    “怎么会这么问?”

    “爹,您今日所的都是教导文垚如何更好的统兵,更好的治理封地。统兵不多,不论加封到何处都差不多,和治理封地不同地方相差极大,可不能照搬他地的方略,治理印度的法子只有封地在印度才能用,其他地方用不到,若是不将儿子或弟弟们加封到印度,这些话语也无甚用处。而且印度极大,父亲定然会加封数位藩王,现下定下要加封至印度的藩王有大哥,有辽王叔爷,有唐王叔爷,有鲁王叔叔,还能再加封几人。”

    “儿子又是父亲的第三子,明年就十六岁了,按照父亲的意思印度之战要进行数年,等儿子成年成婚后再加封也来得及。所以儿子觉得,父亲要将儿子加封到印度。”

    “那你为何觉得父亲不会将你郢王叔爷、伊王叔爷加封至印度?”允熥这时笑着问道。

    “二月份之前父亲曾经召见过唐王叔爷与鲁王叔叔,今年又特意写信给辽王叔爷请叔爷来京过年,但并未召见过郢王叔爷与伊王叔爷,所以儿子如此猜测。”文圻回答。

    “不错,不错。”允熥笑道“你想的不错。父亲确实要将你辽王叔爷、唐王叔爷与鲁王叔叔加封至印度。但你不必担心,父亲不会将你加封至印度的。父亲今日之所以教导文垚将你们也都唤来,只是想让你们了解一番印度的情形如何,以及,只是让你们多听一听就藩需在意什么,并非是要将文圻你分封到印度。”

    “可你们,”允熥又看向后面的文垠、文堃、文坤和文坻,“朕会将你们中有些加封至印度;另外,即使不被加封至印度,最好也要了解一番印度的情形,将来的封地与印度未必没有类似之处。”

    “父亲,这是何意?”年纪较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