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 耄耋老臣(第2/3页)  悍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辅助啊!”

    人老成精的裴世矩,已经十分露骨的表现出来是话里有话、意有所指。自然,表面上表情没有太多变化的孙礼,此刻的心里同样也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代隋庭耄耋老臣的裴世矩,很可能一句话就能够把孙礼给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既然裴世矩已经十分清楚的表述出话里隐含着歧意,如果孙礼再不搭言,那就不是精明、稳健,而是麻木、无能了!不答话就会更显得有假。

    “老大人何出此言?如言辅助,孙礼也只会辅助大隋皇家及老大人等。只有这样,孙礼才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此,就应该是相辅相成吧?”顾左右而言他的孙礼,最后一句同样也是藏有着意义难明的机锋。

    然而,宦海沉浮近五十年、货真价实的仕途‘老油条’的裴世矩,又能有什么话听不明白?

    “好,好一句‘相辅相成’!老夫真希望此后可以与孙贤侄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啊!还是老夫明言吧!免得孙贤侄这一闪烁其词,反而让有些老糊涂了的老夫摸不着头脑了!”本意确实是有事、不想再同孙礼‘推太极’的裴世矩,紧接着就把话拉到了正题上:

    “其实,老夫早已经留意到了孙贤侄十分注意时局的变化、及朝野的变迁。故而,孙贤侄应该也知道现今东都的战事吧?之前出任河南招讨大使的裴仁基,此刻已经率部弃官而走、亡往了汲郡。此,当也逃不过孙贤侄的耳闻吧?……。”

    神色郑重的裴世矩,连续的几个问题说出来之后,反而像是十分武断的想当然认为自己判断正确一样,并不等孙礼说话,就仿佛像是他已经切中要害的马上就接续了下文:

    “当今圣上心性猜忌、多疑,乃是天下共知。而那裴仁基,本就是老夫的本家族弟。因他的出亡,近日,龌龊、谄媚小人虞世基,已经对老夫语含讥讽。如果此事再被其在圣上面前进谗,想来裴氏一族都将要难免大祸临头啊!”

    不容孙礼反驳的直奔主题,而且首先阐明自身的困境,借以博取孙礼的认同。这,事实上也是老谋深算的裴世矩,所采取的‘欲取之、必先予之’手腕。对于官场上这些诡诈的权谋之术,宦海沉浮五十年的裴世矩早已经精通得浸入了骨髓。

    至于裴世矩对目前的地位相当于丞相的虞世基(内史侍郎、专典机密、行宰相事)的评价,其实也是因彼此是政敌而带有着贬低成分。别的不说,仅就个人成就,虞世基也是后世公认的大家。

    “此事却是十分的棘手。然孙礼无官无爵,却又能有何法相助老大人?老大人不是想让孙礼去恳求几位公主为老大人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吧?”孙礼仍然在‘顾左右而言他’的打着马虎眼。去找涉及政事根本就无法参言的公主,则纯属是胡扯!

    “孙贤侄就别再对老夫讳莫如深了!仁基贤弟已经有信送交老夫手中。仁基贤弟在信中已言:卫王已经准备重起、且卫王婿此前已经狂揽了河北数郡之地。老夫费思许久估测:孙贤侄当是卫王婿之属下、亲信吧?

    如今天下纷乱,改朝换代之兆已显。以老夫之见,惟卫王婿这等谋划深远、敢作敢为之少年俊才,方能够整合此等乱世。此,孙贤侄则不如老夫多多。五十年了,老夫历经数朝,侍奉的帝王就已经有三、四人之多,还能有何事看不透?

    其实,老夫之所以确定孙贤侄乃是卫王婿之人,乃是源于仁基贤弟信中言白玉膏最初乃是卫王婿所制。而孙贤侄,则是以白玉膏作为立业之本。孙贤侄不是卫王婿属下又能是何人?何况,据仁基贤弟言卫王婿制白玉膏至今尚不足半年,孙贤侄就是由它途效仿之亦不可得也。

    孙贤侄也不要怀疑老夫言不由衷。老夫如今就言一宗可能孙贤侄亦不知之事,仁基贤弟信中曾言:卫王婿之名讳,乃是恰应谶语之言。桃李子,非李家子,乃世业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