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按照蒋博文发回来的战报,争取在七月份攻占吉布提。当然,他过于乐观,因为直到九月底,非洲军团才占领吉布提。主要就是,牧浩洋一直没有给他增兵,主力就只有一个陆战师,而盟国的军队都没有多强的战斗力,靠得住的就只有两个巴基斯坦的陆军师,而吉布提的美军在十万以上。
只是,到了七月份,美军已经无法封锁曼德海峡了。
在非洲军团的猛烈炮火打击下,吉布提的美军大多只能龟缩在防御工事里,对进出红海的舰船再无威胁。
结果就是,到七月底,中国海军打通了曼德海峡。
最终,牧浩洋在八月份决定开辟新的战场,并且把蒋博文调往埃及,为他提供了两个集团军,让他担任驻埃军团总司令。到了年底,蒋博文取代虞世辉,出任中东战区司令,而虞世辉则被牧浩洋派往新德里担任南亚战区司令。毫无疑问,南亚战区司令部是清水衙门,根本没什么事可做。
中国在非洲之角取得的胜利,对美国的全盘战略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要知道,在吉布提守不住的情况下,美国必须向中东增兵,巩固西奈半岛,不然美以联军将遭到围攻。
从军事角度上讲,美以联军甚至得集中兵力干掉叙利亚。
原因很简单,如果没能在中国出兵埃及之前解决掉叙利亚,美以联军输掉中东战争将是铁板钉钉的事。只有首先干掉叙利亚,才能把主力派往西奈半岛,顶住中埃军团的进攻,确保不被击败。
问题是,击败叙利亚谈何容易。
要知道,当时中国在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已经达到八个集团军,除了部署在约旦、伊拉克与沙特的三个集团军之外,另外五个集团军都在叙利亚,而叙利亚国防军的兵力已经突破三百万,约旦、伊拉克与沙特的兵力则达到了四百五十万。到了七月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与印度尼西亚还将陆续向中东派遣八十万作战部队。也就是说,再过一个月,中东军团的总兵力就将接近九百万。
当时,美以联军的总兵力只有三百五十万。
准确的说,应该是西方同盟集团联军,在美以联军中有六个加拿大师、八个墨西哥师与两个澳新师。
虽然美以联军的平均战斗力高过了中阿联军,但是兵力上的差距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六个中国陆军的集团军,就有大约三十万兵力,而美军在中东战场上也就只有十二个师,总兵力不到二十万。把战斗力相当的加拿大师与澳新师算上,也才更中国军队持平。
很明显,美以联军根本无力发动进攻。
如此一来,只有向中东增兵,才有可能使美以联军夺得主动权,也才有希望尽快打垮叙利亚。
为此,在七月份,美国就向中东增派了八个师。
同期,加拿大增派了两个师、墨西哥增派了四个师、新西兰增派了一个师,而以色列国防军还组建了十个外籍旅。
当时,已有近五十万外籍犹太人赶往以色列,其中二十万人加入了以色列军队,并组建了外籍军团。
美军向中东增兵,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减少了派往俄罗斯的军队。
直接结果就是,在魏成龙指挥中国陆军第二次围攻伏尔加格勒的时候,参战的美军只有三十六个师,而不是俄罗斯希望得到的四十四个师。虽然布鲁希洛夫用新编的二十个俄军师填补了美军的空缺,但是打到七月二十九日,布鲁希洛夫不得不承认,伏尔加格勒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蒋博文在非洲之角取得的胜利,帮助魏成龙在七月底占领了伏尔加格勒,结束了这场持续了大半年的会战。
事实上,非洲之角的胜利,还产生了更加长远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