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昔襄阳雄盛时(第3/4页)  幻之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度。

    “你别看你那位东家,虽然满朝诋毁、怨愤者众亦,人心沸沸之。”他淡然笑而饮之

    面对的是他的远房族子,京兆人韦应物,刚以参咨有功,调离了军粮院的严季鹰帐下,被举为驾部员外郎,将分管起关陇一带的桥关、河津、邮驿、道途、诸事,前来述职的同时,也顺势拜见一下这位号称政坛不老松的远宗族伯,讨点意见什么的。

    “其实不然,长安之局,看似危亦,但其中大有转机和奥妙。”

    “本朝自太宗以来,专以北军军权者,难全周善。本朝王毛仲、刘幽求之例,先鉴于前。”

    韦应物的担心,不假行色于表,他虽然是这时代最常见的世家子,却是个颇有游侠风骨恩怨明了的人物,但直到近年投到龙武军帐下,见多了民生的疾苦,和时世的纷乱,才变的凝稳干练起来。

    他的担心,既是自己出发的知遇之恩,也是代表身后许多和他一样的人,一个足够年轻,有热血,也有抱负和野心的群体。不过这种关心就广泛的多了,与其说对那位大人个人名位安危的关注,不如说更关心的以那位大人为旗帜的利益一体,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一系列,看起来于国于民大有助益的诸多事业成败的担忧。

    虽然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必与那位产生什么交集,但毕竟能够成就名声和政绩,又能实现报国安民的抱负,让百姓得到好处,乃至减轻负担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虽然过程中多有微词的,个人的毁誉也很多,但都没怎么让他们动摇过。

    当年太上的宠臣王毛仲,就是以并不上述身份,从洛阳私调五千件甲进京,而被宦官高力士告发赐死,这位大人做的,可比王毛仲更激烈的多。

    “你忘了一件事,那位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

    “难道。”韦应物剑眉微挑

    “不错,就是当今最宠爱的东床,无论天家里的心思怎么想,绝大多数外人看来,他总是掌军权者中,最亲近皇家的所在,又是今上亲手树起的报国投效的典范,连这么一般人物,都容身不存,那那些外将藩帅们会怎么想。”

    他轻轻眯上眼睛

    “如果没有万分充足的准备和理由,只会成为别人乘机发难作乱的机会。”

    “要知道,他没有亲族和家世,以孑然一身投国报效。要拿掉他,只要大义在手,一纸诏命就可以轻易做到。但问题是,其他人会怎么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斯人所行多事,只是代表了上位者手中操使的一把刀,怨恨这么一把刀是没有多少意义的,除非他已经不堪使用了。”

    “因此,限亦其权,申饬其事,或许有之,但是为国家安定计,不会太过动摇,毕竟我们那位当政的,是个仁厚天子。”

    当然,韦见素意尤未禁的,还有话没有明说出来,若是成都那位太上早年的英武,倒有这种杀将夺权的魄力和决断,但是今上宽于仁厚之名,从另一个方面说,就失于刚决果断之利。

    “再说这件事背后的内情,那有那么简单,虽然有人弹他擅自发兵越境,袭击友邻,实为专断不法,又有人弹劾其擅处牧守,破坏朝廷体制。但是你不奇怪么,那位鲁南阳明明已是待罪之身,却也跳出来为之张目。”

    说到这里,轻轻仰起头来,看着风摇树动的蝉鸣一阵高过一阵的喧嚣。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当然,就韦见素的而言,韦氏一门的显赫,在他这一代已经达到了顶点,实在没有什么好遗憾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以宰相身份风光体面的退休,余后的事情,他更多关心的是南边两个儿子的出息和成就了,如果能够有所帮助,他也不会太介意自己的立场。

    襄阳城繁华依昔,似乎并没有因为短暂的变乱,追逐名利的还在追逐名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