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 和春天有个约会(第1/7页)  幻之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和春天有个约会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我正处在诗文所描述的曲江边上最好的位置上,一边看着往来如织的游人士女,一边感叹道貌盎然的杜老头,也会写这种类似少年暧昧情怀的浓艳词。虽然他现在又自讨苦吃,跑去乡下巡视农耕搞社会调查了。

    三月三日这一天,天气晴新;在长安城的曲江池畔,丽人聚集如云。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古时的上巳节,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才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祓除不祥。后来逐渐演变成郊游踏青、水边宴饮,反而重在赏玩景物和饮酒作诗,其祭神沐浴的原意则慢慢消失了。

    “长安水边”即指这曲江池边,在唐都城长安东南角,景色秀丽,是游览胜地。唐朝时,这一天多有仕女赏游于此。唐人刘笃《上巳日》诗有云:“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

    用歌唱的语言来形象,就是:

    那些身家高贵的丽人们,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模样端庄,天真自然,肌肤纹理细腻,骨肉标致匀称。服饰极尽华丽陈彩:绣花绫罗的衣裳,辉映着那暮春的风光;上面有金线绣的孔雀,银线刺的麒麟等象活物一样在灿烂的春光下活灵活现泛出耀目的光彩;女子们头戴的珠华,翠青色的彩叶一直下垂到双鬓,就象山光水色一样的青翠缥缈;缀满珍珠的裙腰,沉甸甸的不让风随意吹动裙带,既合体,又是多么稳称。

    这是长安城中最大的游玩社交场所,也是一个诞生无数才子佳人的传说,各种版本悲欢离合故事的发源地,金风玉露一相逢式的绯闻与佳话的土壤,美少年与贵妇的传奇,据说杜老头于他那位前杨司农家出身的夫人,就是相识在这个场合上的。

    除了占地极广的芙蓉园外,流经小半东南城郊的曲江边上,全是公卿贵胄的别馆园苑,光看规模和格局,就可以判断主人家的门第位阶,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长安城里寸土寸金最昂贵的休闲别墅区。

    围绕着别墅区,就是大片花草繁茂的公共园地,其中一些赏花观景最好的位置,已经被有来头的某些豪贵之家,派人用华美的帷幕给圈占起来,只能在路过时,听到里头传出的绵绵靡靡,撩人动心的娇笑轻吟,运气更好的,还可以在轻纱帷幕,随风飘荡起来的那一隙,隐约的窈窕动人的措约身影。

    理论上只有事先受邀请的客人,才能进去,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容貌特别俊秀,或这才情特别出众的年轻人,会意外成为某家游宴上的宾客。当然,也少不了挑推幺声的小贩。最容易丢失的就是扇子和手帕,

    往年以来,出自最显赫权势的的家族,也占据了最好的位置。

    她们会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用色泽鲜艳的铜釜盛着香喷喷的紫驼峰肉,用水晶圆盘盛着肥美的清蒸鲜鱼。

    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却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早就吃腻了。太监们飞马回宫报信,却不扬起灰尘,不一会儿,就有天子的御厨络绎不绝地送来海味和山珍。宴席上箫鼓奏出清音,缠绵宛转的乐曲感动鬼神。宾客随从众多而杂乱,满座都是当朝的达官贵人们。最后骑着马,姗姗来迟的,是杨丞相。他大模大样,旁若无人,来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毯铺地的帐篷,直接去会魏国夫人。曲江岸边,杨花如雪飘落,覆盖在白苹上。传情的青鸟飞过,叼走了国夫人的红手巾。

    虽然这诗文描写多年前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讽刺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