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顿时静了许多。
他这次,避开那些争论的焦点,抛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或者说是一个新的说法——将天下重新划道,重建二十四都督制。
道在唐代前期,只是一种监察区。
自唐朝建立到睿宗、玄宗时,国家和社会已经在和平环境中发展了近百年之久。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和律令制度建立,唐继承隋末由350余州府和1500余县组成的地方州、县两级制行政秩序形成并正常运转,由中央直辖天下350余州府,也显得实在琐碎而繁重不堪。
因此在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因山河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废除战时延续下来的军国行台省制,各道由皇帝不定期派巡察使或采访使巡视,监察地方官吏和了解各地情况。
经历了最初的军国行台省制、都督府制和分道巡察制等制度演变,景云、开元道制改革中,已经逐渐形成与节度使并立的,按察、采访诸使差遣官,以确定道的治所和使府编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睿宗“景云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制,敕天下分置都督府二十四,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的事件。
按照中书门下的规划,
全国被分为二十四个都督府管区,加上雍(长安)、洛(洛阳)特别行政区,共二十六个大的政区。诸府的级别、治所、辖州数目、长官及僚佐的品级职责等也都有细致的设计。主旨也很明确,就是拟以都督制取代分道巡察制,让二十四都督担负原由朝廷中央临时委派的巡察使、按察使所担负的责任,负责对本地官吏的纠察管理。
可谓是一个全国通盘考虑的规划方案。但还没开始实施,就因为上层的政治斗争而泡汤。
到了开元年间,随着国力的繁盛和人口的增加,同样的问题再次突显出来。因此太上皇在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京畿采访使理京师城内,都畿理东都城内,关内以京官遥领,河南理汴州,河东理蒲州,河北理魏州,陇右理鄯州,山南东道理襄州,山南西道理梁州,剑南理益州,淮南理扬州,江南东道理苏州,江南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岭南理广州。”
“是岁,分天下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西道、黔中、岭南凡十五道。各道置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以中丞领之,余皆择贤刺史领之。非官有迁免,则使无废更。唯变革旧章,乃须报可,自余听便宜从事,先行后闻。”
《唐书.地理志》
后来因为对外战争的需要,开始在道一级增设众多节度使领兵,又以节度使兼领按察、营田、采访、处置诸大使,以便就近集中资源,临机处置边防战略。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朝廷处置不力,屡屡丧师,甚至连过度都丢了,不得不开始在地方广授节度、观察、防御诸使,以军民自募自守临机克敌,以牵制叛军威逼的脚步。
但随着节度使权利的扩大,又产生另一个问题。战争中大量因为战时需要所任免的权设官与后奏官制度,却被大量沿袭了下来,这就造成道一级人员配置,与中央统一的地方州县官吏配置、选调用人办法有冲突,形成了用人上的双轨制。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来说是不利的。也造成了唐后期官制、用人及管理制度的混乱,以及干弱枝强局面的形成。
例如,按照隋以来惯例,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或制授、或奏授,终唐一代皆如此。而道一级建制的人员使用却是例外,即一般判官、掌书记等僚佐可以由使府直接辟除署用,只走一下“奏授”的形式,节度、观察使有完全的任用权。
“今诸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将以下皆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