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毛骢马参差钱(第1/5页)  幻之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毛骢马参差钱

    陈八尺今个儿的心情是特别的好,其实他的本名可不叫这个八尺,本来家里给起的名字叫小米儿,因为从小就食量海大,家里那些出息老不够他吃的,总是半饥不饱的饿的慌,以至于到处偷人家的瓜菜鸡鸭,干脆给取了这个好养的贱名。自小最大的心愿,就是象大房在的节祭上的标准,顿顿有那葱爆的猪油拌饭吃。

    还好他胃口不挑,粗茶淡饭,山根野菜,都能囫囵进肚儿,因此勉强维持长大成人,家里实在供不下他这无底洞,早早打发出去,跟这亲戚到处跑商,自己混自己吃,从学徒一步步做到小有本钱的行脚商。

    但因为他天生生的就肥硕,再加上这些年钱赚的多了,油水充足好吃好喝的越发没有节制,身形也象吹足气的球体一般膨胀起来,裁量起衣裳来,也是往高八尺横八尺上打算,因此被口口相传八尺公的别号,也取代了小米儿这种很没有气势和想象力的小名。

    他做的是压缩草料的生意,也是一项冷门,就是用水力的压机,将收集来的草料脱青烘干,反复挤轧成硬梆梆的草块,以便于贮藏,如果在内地,则还会因地制宜加入随处可见的稻草、麦秸、乃至玉米高粱秆子,晒干的地瓜土豆闲的或卧或立,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又看了看和马儿们一样深宽体胖的他,突然打断道。

    “不会不会。”

    他摆着手说

    “因为是厩养,所以怕养懒了马力,场子每天早晚两次,至少让人驱使着快跑上两个时辰,一定要跑的口鼻流沫才算数的。”

    “现在是午后消食的时光。”

    “每天午时必须赶到河里清洗一次。”

    我点了点头。

    有宋一代,可吃够缺少骑兵的苦头,虽然不乏精良的装备和勇敢的士兵,可是两条腿打四条腿,打的赢追不上,打不赢也跑不掉,再好的装备和再充足的兵员,也只能给人家做了运输大队长,西夏国大名鼎鼎的擒生军,可都是用宋朝的俘虏组建的。

    有唐一代,国家常备骑兵最多时可达数十万,从安西、北庭到河西、陇右、关中,到河东、河北、安东,到处是大小官私牧场和官民蓄马成风的传统,再加上那些藩附的边境部落和国家,轻易还可以动员长千上万的骑兵,什么游牧民族崛起,靠拼骑兵消耗,堆也把对方堆死。

    但在战后的中原关内等地,已经被打的糜烂,那些开国以来赫赫有名的诸监牧使、群牧都使、闲厩使等,都已经名存实亡。相对完好的西北各路的监牧使、群牧都使、闲厩使,也因为战争的抽掉,耗尽了潜力,已经不复最盛时存栏70万的规模,相当的虚弱,甚至为了满足续种的需要,还不得不从回纥等地大量市马。

    本朝的马政历来由太仆寺主管,北方各地设置国家牧监(养马场),具体负责战马的牧养、管理与供给。牧监分上、中、下三等,有马5000匹为上监,3000匹以上为中监,不足3000匹为下监。各监置牧监一人,副监一或二人。此后,又相继置诸监牧使、群牧都使、闲厩使等,统领各地牧监。

    为加强管理,朝廷对马匹的繁殖、死耗、烙印、奖惩等,都有具体现定。每年秋天登记马籍,区分良马、驾马,定期上送殿中省尚乘局、各级官府及 军队使用。遇有大的战事,还随时向民间征发马匹。

    安史之乱后,肃宗吸取了安禄山以节度使身兼诸监牧多职,而导致河北、河东的战马,全成了资敌的本钱,不再让武人兼领牧政,大肆重用内官,以内官为监军,又以内官监临重要的地方差遣官,因此由宦官充当的内飞龙使,开始控制全国监牧大权。

    事实上,连这些年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马匹,号称马比人多的龙武军,但是除了解思的奇兵队等几只纯骑兵编制外,其他大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