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三章 明修栈道与暗渡陈仓(第2/9页)  幻之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干系,毕竟还没占领的敌境,和名义上到手,又不得不丢掉的土地是两回事。

    事实上,他这一把赌对了,自称南王的蒙失虎,似乎并没有做好与南平全面开战的打算,一路高歌猛进,平复了乌蛮微软的抵抗,进据长傍、广荡等城后,打着白虎旗的先锋,终于在阳瓜州的黎城、祢城一线,遭遇南平府旗帜后,停下脚步,谨慎的退回盈江以西的弥罗川,等待命令。

    这次随军情一起送来,还有蒙失虎的臣表,去大元王及南诏国号,请封朝廷南王之号,愿为西南藩。

    还没等我感伤多久,

    “朝廷要在道下升府?。”

    看到这道行文和联袂而来崔、薛等人,我才想起来这段时间偷懒请假,有几次没去例行上朝的。

    作为伴随朝廷分道实官行政三级制的举措,在原本三畿(长安、洛阳、太原)六府(凤翔府、河南府、河中府、兴元府、成都府)之外,朝廷又定江陵、江都、建业、汴州、广州等位于诸道显望郡要的大邑,为朝廷直接差遣,定职从五品至从四品,统称称为十二直要府。

    新设的六府中,五个都在长江以南,光是从事海运外贸之利的府,就占了三个,还有一个成都的工矿营造之利,已经远远超过原来的田赋户税。相比之前北地关洛为中心的旧六府,显然是与朝廷岁入财赋结构的变化,和经济重心人口财富分布,逐渐南移有关。相比战后北地的一片残败,战争期间被榨取了大量税赋和粮食,依旧日益繁荣的南方沿海各州,显然在朝廷战后经济政治格局中有更加抢眼的分量,也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所谓“江南熟,天下足,江南富,天下固”也不再是一句戏言。所以朝廷冒着宁可激化道下利益分配矛盾的风险,也要把这些地方主导权抓到手。这些都是道上的精华和要冲之地,不要说其他的,政务对中枢负责,军防为朝中指派,还有财赋直接中输不过道,都是加强中央控制,削弱地方势力苗头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财赋中输一条,最是明显和厉害,光广州一地之利,就顶的上岭南五府经略四分之一的税赋。更别说已经富甲天下的成都府,对一些因为特原因暂时保留的军镇势力,可以说是变相的釜底抽薪,偏偏划道之后,他们已经不能直接干涉税赋的趋向。

    不过这广州和成都,都不免涉及到我个人和我体系的诸多厉害关系,可以说有利也有弊。

    成都本来随着圣驾南幸,就已经自动升格为府,现在也不过是正式固定下来,除非老皇帝驾鹤,不然划归龙武军的比例,基本不会多少变化,而且龙武军收入的大头是工矿商贸,已经不是那点可怜田赋上,只是明面上还在就食而已。

    广州府这些年虽然繁盛,但是实际主导权,已经随着南海的扩张,转移到海南的琼州所在。就算朝廷空降下来一班新的官员,要想消化土著势力,发挥点作用,需要相当的时间。

    “活动一下把。”

    但在内部会议上我决定,还是象征性的抗争一下,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虽然某些东西我们已经不在乎了,但也不能让别人得到的太容易,这样也容易鼓励更多的贪念和觊觎之心,虽然围绕在我这个体系之外,从来就不缺乏这些负面的东西。

    “主上觉得山西道的鲁使君如何。”

    我点了点头笑起来。

    山西节度使鲁灵这个倒霉的家伙,自从待罪留用,暗中倒向太上之后,已经不指望政途再有多少进步,只求在任上多盘桓几年,积累些养老的资本,因此与我们暗中物资银钱的往来越发频繁,而山南西道在战争中残破的厉害,好容易名正言顺的干掉盘据一方的魏仲犀,取得襄阳这个富郡,又在永王之乱后,代管了江陵的财赋,在手中还没有焐热,就要被划出去。

    “再让人给鼓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